[实用新型]水平井反循环内捞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3617.7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彬;张振山;张广辉;李克忠;夏立国;纪树军;冯保华;李玉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E21B31/08 | 分类号: | E21B31/08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循环 内捞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水平井作业小件落物打捞工具,具体而言是一种水平井反循环内捞杯。
背景技术
油田油、水井在作业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落入井筒体积较小的落物,如螺丝、钢球、牙片及作业过程套、磨铣产生的碎块等。现在油水井小件落物打捞工具有强磁打捞器、反循环打捞蓝、一把抓等。上述工具在直井中能够根据井下落物状况、大小进行打捞,但是在水平井中打捞小件落物会产生捞不获和捞不净的现象,致使在井下作业施工中产生许多不便,无法进行其它工序施工。随着水平井数量逐年大量增加,迫切需要水平井打捞小件落物的工具,以满足油田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水平井反循环内捞杯。
水平井反循环内捞杯包括:上接头、捞杯筒体、导流笔尖、下接头;其整体为圆柱形筒体结构,上接头中间设有通孔,两端分别设有内、外螺纹,外螺纹与捞杯筒体上端连接。下接头中间同样设有通孔,两端均设有外螺纹,通孔上端设有内螺纹与导流笔尖连接,下接头上端与捞杯筒体下端连接,导流笔尖与捞杯筒体内孔形成落物环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适用于水平井打捞小件落物及套磨铣施工,当修井液反循环携带小落物及碎屑通过中心孔后,经排屑导流笔尖落入到捞杯筒体下部,从而达到打捞小落物、套磨铣携带碎屑、清理“鱼顶”的目的,为打捞施工减少施工工序,提高水平井作业成功率。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接头,2-本体,3-导流笔尖,4-中心孔,5-落物环空,6-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附图所示,水平井反循环内捞杯,由上接头1、捞杯筒体2、导流笔尖3、下接头6组成。其整体呈圆柱形筒体结构,上接头1中间设有通孔,两端分别设有内、外螺纹,外螺纹与捞杯筒体2上端连接,内螺纹与施工管柱连接。下接头6中间同样设有通孔,两端均设有外螺纹,通孔上端设有内螺纹与导流笔尖3连接,下接头6上端与捞杯筒体2下端连接,导流笔尖3与捞杯筒体2内孔形成落物环空5,下接头6与套磨铣等工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孤东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6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