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提示功能的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3510.2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7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钟茂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宏枫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H02H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示 功能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保护电路的带提示功能的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红外带提示功能的保护电路、声光控电子开关等广泛应用,这些开关在有人经过时通过感应人体红外线或脚步声等实现开启照明灯,一定时间后自动熄灭照明灯,具有很好的节能效果。但是由于这些感应开关一般无人监控,如出现过流、短路等情况,人们不能及时发现,往往造成负载灯的损坏或电能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提示功能的保护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提示功能的保护电路,与负载驱动电路连接,包括与负载串联的采样电阻,采样电阻采集负载电流信号,该信号经信号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给开关电路,由开关电路控制负载驱动电路断开实现线路保护。
优选的,所述保护电路进一步包括与开关电路连接的用于指示保护电路启动驱动电路过流的指示灯电路。
具体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桥式整流电路、稳压管稳压电路及电容滤波电路。所述开关电路采用光耦,其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基极,所述第一开关三极管集电极接负载驱动电路驱动输入端,射极接地。所述指示灯电路包括一发光二极管,其阴极连接上述第一开关三极管集电极,阳极通过第二开关三接管接第一开关三极管基极。所述第二开关三接管射极接负载驱动电路引入电源,集电极通过电阻接第一开关三极管基极,基极接发光二极管阳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保护电路配合感应开关使用,对无人监控的感应开关电路进行保护,如出现过流、短路等情况能及时切断驱动电路,保护负载及感应开关;且所述电路带有指示灯电路及时提醒人们对其进行修复,使用方便、人性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 本实施例中揭示的带提示功能的保护电路,与负载驱动电路连接,包括与负载串联的采样电阻R5、与采样电阻R5依次连接的信号处理电路、开关电路。
其中,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桥式整流电路DB2、稳压管Z1稳压电路及滤波电容C2。
其中,开关电路采用光耦U1,其输入端连接信号处理电路输出端,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三极管Q3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Q3集电极接负载驱动电路驱动输入端POWER,射极接地。
其中,指示灯电路包括发光二极管D1,其阴极连接上述第一开关三极管Q3集电极,阳极通过第二开关三接管Q2接第一开关三极管Q3基极。第二开关三接管Q2射极接负载驱动电路引入电源,集电极通过电阻R12接第一开关三极管Q3基极,Q2基极接发光二极管D1阳极。
三极管Q3基极还接有滤波电容C1及下拉电阻R11,集电极与负载驱动电路驱动输入端POWER之间还接有二极管D2。
该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在负载驱动电路中,当220V交流电源输入,在POWER端输入高电平,则三极管Q4导通,进而单项可控硅SCR1导通,负载LOAD灯亮,当负载LOAD出现故障(短路),电阻R5位置会出现大电流、电压压降,通过整流桥DB2取样整流,再通过光耦U1感应到电压后触发三极管Q3导通,将POWER端电位拉到地,则驱动电路中三极管Q4截止、SCR断开,负载灯灭,达到保护产品功能。三极管Q3导通后发光二极管D1亮,则三极管Q2导通,电流经过电阻R12使三极管Q3基极保持通电,达到持续保护及LED报警提示功能。当故障清除产品断电15S后产品保护电路自动复位,产品再次上电又进入正常工作。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宏枫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宏枫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5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箱内电器元件测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雷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