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接木实木地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3230.1 | 申请日: | 2010-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4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钦永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永耀 |
主分类号: | E04F15/04 | 分类号: | E04F1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接木 实木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木地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指接木实木地板。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健康、环保的木地板在目前的装饰装修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传统实木地板主要存在下述缺陷:1、实木地板表面不能加耐磨层,因为传统实木地板的基材材料是原木,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工艺上无法加耐磨层,即使加了耐磨层以后就会马上变形。2、实木地板底部无法设置平衡层,主要也是工艺上没有办法加工。实木地板的基材原木材质无法进行压贴工艺,这样,传统实木地板上是无法安装地暖之类的地热装置,防水效果也不好。3、实木地板表面的四周不能进行模压倒角处理,目前只在强化地板上实施过模压倒角。
为此,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拼板和指接木棍[申请号:200720049193.5],包括利用短材料拼板和指接的棍体,实施时在棍体的表面均匀地贴敷有一层无纺布加木皮层。然后,在所有木皮的表面上涂敷有漆性保护层。在进行贴敷操作时,所述的木皮加无纺布与棍体间为粘连接。该方案用各种边角废料拼板指接加工制成,既经济又环保,大幅度提高了材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经指拼构成的木棍,不易变形,表面处理工艺简单,还可有效降低生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然而,上述方案仅将实木条拼接成木棍,并不能加工成板体。因此仍然无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加工制造成本低的指接木实木地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指接木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本地板包括由指接木制成的基材层,在基材层的一面复合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层,在基材层的另一面复合有由防水材料制成的平衡层。
指接木是由接木机器将一根根木头拼接在一起形成板材。具体工序是将中短建筑木材的梳齿,开榫,拼接。它是将建筑木材纵向胶合并接制成长尺寸规格料,以便提高木材利用率,降低成本,性能远远优于中密度板和大芯板。耐磨层压贴工艺是将耐磨纸压贴到地板的基材层表面。当然,这里的耐磨层不仅限耐磨纸,也可能是其他耐磨材料。平衡层用压贴工艺将防水材料压贴到基材层上,主要的作用是平衡层在安装过程中是直接安装在地面上的,加平衡层以后能起到防水作用,并且保证了地板在受潮和受热等情况下不容易变形。
在上述的指接木实木地板中,所述的指接木由实木木条压制而成。
现有的实木地板是无法设置模压倒角的,在上述的指接木实木地板中,所述的平衡层的周边设有模压倒角。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指接木实木地板的优点在于:1、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能够有效利用废弃材料,不仅节约了生产成本,在性能上也兼具强化地板和实木地板的优点。2、由于设置了耐磨层,有效提升了耐磨性,且当选用特定的耐磨材料时能够实现阻燃。3、由于设置了平衡层,有效提升了防水效果,应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基材层1、耐磨层2、平衡层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指接木实木地板包括由指接木制成的基材层1,在基材层1的一面复合有由耐磨材料制成的耐磨层2,在基材层1的另一面复合有由防水材料制成的平衡层3。指接木由实木木条压制而成。平衡层3的周边设有模压倒角。这里的耐磨层2和平衡层3均通过压贴工艺复合在基材层1上。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基材层1、耐磨层2、平衡层3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永耀,未经钦永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32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电用燃气蒸汽热气流联合循环装置
- 下一篇:塑料排水板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