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光激光投线仪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72234.8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邓明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福田激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投线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激光投线仪,具体涉及一种可投射多个线束的绿光激光投线仪。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修业及其他类似工作中,需要确定基准水平线、水平面和铅垂线、铅垂面,由此出现了各种水平仪、铅垂仪等,目前,使用较方便的是激光投线仪。激光投线仪用于提供水平线、铅垂线,实现定向、定位等作业,常用的激光投线仪由主体系统及底座系统构成,其主体系统主要包括壳体、壳体内的激光管等,底座系统主要包括微调机构、底座、支腿等。
传统的激光投线仪使用红光激光管,波长为635nm,是因为此波长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生产工艺非常成熟,可以比较廉价地获得。由于人眼对此波长的敏感度较低,所以在亮度较大的环境中使用红光激光投线仪时,随着使用距离的增大,线条的亮度迅速变暗,以致人眼看不清晰,这样就影响到仪器在较亮的环境中的使用距离。为了尽可能加长工作距离,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采用高功率的激光二极管,以加大激光管的输出光功率,现在能够还算比较廉价获得的是20mW的激光二极管,功率再高的激光二极管会增加很高的成本,工作电流也会大幅上升,因为投线仪一般情况下使用电池作为电源,电流的增大势必会缩短工作时间;第二种方法是采用绿光激光管,由于人眼对532nm绿光的敏感度是同功率635nm红光的4倍,这样就可能大大增加绿光投线仪的工作距离。
然而,目前绿光激光管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售价较为昂贵,工作电流也很大,如果投线仪中使用数只这种激光管,其价格是用户不能承受的,其巨大的工作电流也是电池所不能承受的,因此目前市售的绿光投线仪仅为由一至两只绿光激光管构成的一或两线投线仪,限制了它的使用功能和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绿光激光投线仪,在仅使用一只绿色激光管的前提下,实现投射多个绿光线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绿光激光投线仪,包括一投线仪主体系统及底座系统,所述主体系统内设有一绿光激光管,所述绿光激光管投射光方向上设有分光透镜组,所述投射光经分光透镜组后各束出射光分别由柱面镜扩散构成铅垂线及水平线。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分光透镜组包括设置于所述投射光方向上的第一分光镜,在第一分光镜的透射光方向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柱面镜,在第一分光镜反射光方向上设有第二分光镜,第二分光镜反射光方向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柱面镜,第二分光镜透射光方向上设有第三分光镜,第三分光镜反射光方向上设有竖直设置的第三柱面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光镜可将一束光束分成两个光束,激光管投射出的绿光经第一分光镜可以分成第一透射光和第一反射光,第一透射光再通过柱面镜射出,形成第一铅垂线,第一反射光经过第二分光镜又分成第二反射光及第二透射光,第二反射光经第二柱面镜形成第二铅垂线,第二透射光射到第三分光镜上形成第三透射光及第三反射光,第三反射光柱面镜形成水平线,整个装置构成两条铅垂线一条水平的投线仪。在本装置中,可去掉第二分光镜和第二柱面镜,就不形成第二铅垂线,同时调整第一分光镜和第三分光镜的分光比,可形成带绿光下对点的一铅垂线一水平线的投线仪;也可以将第三分光镜改为反射镜,是光束由它全部反射成水平光束,不形成下对点,还可增加红光下对点激光器,形成红光下对点和绿光线的组合。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由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只采用一个绿光激光管,所述激光管投射光经分光透镜组后可形成不同的铅垂线及水平线,满足使用需要,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
2、本实用新型采用绿光激光管及透镜组,为市面上现有材料,易于实现,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绿光激光管;2、第一分光镜;3、第一柱面镜;4、第二分光镜;5、第二柱面镜;6、第三分光镜;7、第三柱面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一种绿光激光投线仪,包括一投线仪主体系统及底座系统,所述主体系统内设有一绿光激光管1,所述绿光激光管1投射光方向上设有第一分光镜2,在第一分光镜2的透射光方向上设有第一柱面镜3,在第一分光镜2反射光方向上设有第二分光镜4,第二分光镜4反射光方向上设有第二柱面镜5,第二分光镜4透射光方向上设有第三分光镜6,第三分光镜6反射光方向上设有第三柱面镜7,所述投射光经各分光镜分束后由各柱面镜扇形扩散构成铅垂线及水平线。
本装置在使用时,如图1所示,绿光激光管发出的光束L经第一分光镜2分成一束透射光L1和一束反射光L2,第一柱面镜3将光束L1变成铅垂线V1;光束L2往下传播至第二分光镜4,被分成反射光L3和透射光L4,反射光束L3经第二柱面镜5变换后形成铅垂线V2,第一分光镜2和第二分光镜4方位可以这样安排,使最终的铅垂线V2与V1成90°夹角,也可形成其它角度的夹角,V2与V1可在天顶交叉,也可不交叉;光束L4往下传播至第三分光镜6,被分成反射光L5和透射光L6,反射光L5经第三柱面镜7变换后形成水平线H,可以这样安排第三分光镜6的方位,使水平线H的中段与铅垂线V1处于同一方向,也可使水平线H的方向处于铅垂线V1与铅垂线V2的中间或其他方向,光束L6继续往下传播至地面形成下对点,此下对点与V1和V2在天顶的交叉点处于同一铅垂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福田激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福田激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22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辊设备中线延长支架
- 下一篇:大型海洋结构物软基础支点沉降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