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警示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71810.7 | 申请日: | 2010-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71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杨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勇 |
| 主分类号: | B62J3/00 | 分类号: | B62J3/00;B62J6/00;G10K9/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 警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响铃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由车轮驱动,在响铃的同时能进行照明及警示的照明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的自行车照明灯、警示灯及车铃是分开的,照明灯由摩擦电机与车轮磨擦发电提供照明电源,警示灯安装自行车前方靠对面的光源照射产生反射光,车铃安装在车把上用手指按手柄带动打捶敲击铃盖发出声音。
已知的自行车照明灯、警示灯及车铃一般都具有以下缺点:自行车照明灯由摩擦电机械与车轮磨擦旋转发电而提供电源,需要消耗一定能量,在行驶过程中不但增加了骑车的阻力,而且摩擦电机与轮胎擦拭加快了轮胎的磨损,并且受车速的影响,发电机发出的电压有时高有时低,灯光也就时亮时暗,照明效果很不理想;警示灯是一块反光境片,需要靠对面的直射光源照射,才能产生反射光而起提醒作用,在晚上行车时,对面没有直射光源就起不了警示作用;车铃是靠手指按压手柄来敲击铃盖发出声音,手指的力量有限,发出的声音也有限,在车多噪音大的公路上会被汽车的噪音所掩盖,起不了警示作用,长时间敲铃手指容易疲劳;而且照明灯、警示灯和车铃三个部件分别安装在不同位置上会影响车辆的整体外观,增加了操作的难度,增加了生产成本和维修保养费用。
鉴于一般的自行车独立的照明灯、警示灯及车铃具有上述诸多不足,因此,需要一种将照明灯、警示灯及车铃组合成一体,操作简单,照明及警示效果好的照明警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照明灯、警示灯及车铃组合成一体,操作简单,照明及警示效果好的照明警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警示装置,适用于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对前方的照明及警示,包括静支架、电源装置、照明灯、警示灯及响铃装置,所述静支架安装于所述自行车的前轮上方,所述电源装置、照明灯及警示灯均安装于所述静支架上,所述照明灯及所述警示灯分别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响铃装置包括铃线、动力臂、拉簧、动支架、从动轮、转轴、打锤及铃盖,所述动力臂枢接于所述静支架上并与所述铃线相连且一端与所述动支架枢接,所述拉簧一端与静支架固定,另一端与所述动支架的一端固定,所述动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静支架枢接,所述从动轮与所述转轴套接固定,所述转轴枢接于所述动支架上,所述打锤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铃盖固定于所述动支架上,所述警示灯电路上还包括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静支架上并与所述动支架抵触而处于关闭状态。
较佳地,所述电源装置包括电池及多档开关,所述电池及多档开关分别与所述照明灯与警示灯组成电路回路。所述电池可为所述照明灯及警示灯提供一稳压电源,从而保持灯光的亮度,照明效果非常好。
较佳地,所述动力臂包括两支杆,两所述支杆一端相互枢接组成V型架,所述V型架两端分别枢接于所述静支架及动支架上,所述铃线固定于两所述支杆相互枢接的枢接处上。通过将两所述支杆相互枢接及将所述铃线固定于枢接处上,只需拉动所述铃线,便可拉动所述V型架,使两所述支杆成一直线,从而为所述动支架拉提供动力。
较佳地,所述打锤包括锤柄、螺栓及锤头,所述锤头开设有滑动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滑动孔将所述锤头活动连接于所述锤柄上。具体地,所述铃盖内壁具有一凸起。由于所述打锤安装于所述铃盖内,停止工作时,所述打锤离开所述铃盖,通过在所述铃盖内壁上设一凸起,使所述打锤在转动时能敲击所述凸起从而发出警示声音,通过在所述锤头上开设滑动孔,使所述锤头在敲击所述凸起后能沿所述滑动孔后退离开所述凸起,防止所述锤头撞击所述凸起而损坏。
较佳地,所述动支架包括铃盖支架,所述铃盖支架固定于所述动支架上并与所述铃盖固定。所述铃盖支架能将所述铃盖固定,并在与所述动支架运动的时候带动所述铃盖,使所述铃盖与所述动支架同步运动。
较佳地,所述静支架包括灯支架、固定架及调整架,所述灯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固定于所述调整架上,所述调整架固定于自行车的支架上。所述灯支架用于安装所述照明灯及警示灯,所述固定架用于安装于所述响铃装置,所述调整架能调整个照明警示装置相对前轮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勇,未经杨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18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报警钢缆锁
- 下一篇:纵向单排座排列的菱形电动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