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无线电吹风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71142.8 | 申请日: | 2010-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54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波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A45D20/12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王卫兵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无线电 吹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吹风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无线电吹风。
背景技术
目前,美容美发店家庭中一般都会用到电吹风,电吹风在使用时普遍是通过电线及插头等插在外界电源上来获取电动力及电热效果,其长长的电线经常会绊脚,尤其是在美容美发店中,人员走动很频繁且空间比较小,经常会出现绊脚现象,同时现有电吹风对其吹出的风的温度不能准确控制,只能通过开关的一两个档位大概控制,由于每个人所需要的舒适温度不一定相同,并且如果温度过高会对头发造成一定损伤,所以电吹风吹出的风的温度可能对这个人比较适宜,但对另外一个人可能就觉得太热或者是有点冷。目前文献报道的无线电吹风,均采用蓄电池来供电,但目前的蓄电池技术水平,无法达到电吹风实际所需的功率,无法达到产业化水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其电动机和加热元件分离供能的新型无线电吹风,它克服了当今蓄电池不能达到电吹风实际所需的难题,可以达到无线使用的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无线电吹风,包括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外壳,所述的外壳上延伸有手柄,在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的风道上安装有电动机风扇组件,所述的手柄内装有电池,电池与电动机风扇组件之间电连接有开关,所述的开关设置在手柄侧壁上,其特征在于:该电吹风还包括蓄热器和与蓄热器连接并能对蓄热器加热的加热装置,所述的蓄热器固设在位于出风口处的出风道的内壁上,所述的外壳内还设有用于检测蓄热器温度信息的温控元件和能控制上述加热装置工作与否的温度调节器,所述的温度调节器分别与温控元件和加热装置电连接。
上述的蓄热器与出风道内壁之间设有一层由保温隔热材料制作而成的隔热层。
上述的隔热层为石棉。
上述的电池为蓄电池或干电池。
上述的蓄热器为陶瓷加热器或回形空心装置,其回形部分装有导热油和电热丝,所述的电热丝封装在导热油中。
上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其上开有固定槽的电源底座,固定槽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插头,手柄的底端设置有与上述陶瓷加热器或电热丝电连接的插座,所述的插座与陶瓷加热器之间电连接有电磁开关,电磁开关与上述的温度调节器电连接,所述的电源底座上连接有电源线,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有能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头,另一端穿设在电源底座中且与上述插头连接。
上述的蓄热器为由陶瓷材料制作而呈蜂窝状的陶瓷加热环。
上述的加热装置包括外设的燃气桶、带有打火开关的燃烧嘴、连接燃气桶和燃烧嘴的输气管和设置在输气管上的电磁阀,所述的燃烧嘴穿伸出外壳壳壁并正对陶瓷加热环的外壁,所述的电磁阀与上述的温度调节器电连接。
上述的温控元件为温度传感器。
上述的电动机风扇组件包括风扇和能驱动风扇旋转的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电吹风由于采用分离式供能,目前电池技术可以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标。
2、本电吹风的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及温度调节器配合使用能达到准确调节电吹风的出风温度,从而以满足不同人对不同适宜温度的要求,更加人性化,并可有效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的头发损伤;
3、本电吹风没有长长的电线连接在电吹风上,从而避免了在使用中经常发生绊脚的现象;
4、本电吹风结构简单,适合于产业化;
5、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外置的燃气桶来提供加热热能,适合户外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除图1和图2外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外壳;21、出风口;22、进风口;3、电动机;4、风扇;5、蓄电池;6、开关;7、蓄热器;8、温度传感器;9、温度调节器;10、石棉;11、电源底座;11a、固定槽;11b、插头;12、插座;13、电磁开关;14、燃气桶;15、燃烧嘴;16、打火开关;17、输气管;18、电磁阀;19、电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波,未经刘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711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