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电磁辐射接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9901.7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4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韩非;周顺满;蒋继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张绪成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字化 电磁辐射 接收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辐射扫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辐射扫描设备国内目前普遍采用机械扫描方式,将扫描探头固定在可沿X、Y轴移动的扫描平台上,由平台带动扫描探头在待测物表面进行扫描,由频谱分析仪接收扫描数据并加以记录。这种扫描方式存在扫描速度慢,对不同待测物需重新设定其扫描区间及扫描高度等弊端。
国外已有平面电磁辐射扫描设备,依靠小型探测天线阵列、电子开关、微波网络完成空间不同位置的电磁辐射接收,通过频谱分析仪接收测量数据。
由于目前的平面电磁辐射扫描设备,其信号接收装置依旧采用频谱分析仪,因此扫描速度依旧较慢,且无法实时、动态显示待测物电磁辐射变化,给实际应用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字化电磁辐射接收设备;使用数字化电磁辐射接收设备代替传统频谱分析仪,提高平面电磁辐射扫描速度。
一种数字化电磁辐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由变频组件、数字信号处理机、本振和计算机组成;所述本振为变频组件提供所需要的本振信号,使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得到所需的中频信号;所述变频组件接收射频信号,经过初次滤波后与本振混频,得到的信号再滤波放大转变为低中频信号。通过变频组件的处理得到的低中频信号输入数字信号处理机处理。所述数字信号处理机主要由A/D变换模块、FPGA、DSP、USB接口模块组成;低中频信号经A/D变换,再由FPGA进行采样控制及滤波等预处理,再由DSP完成信号频谱分析,通过USB接口模块输入计算机进行存储和处理。
本实用新型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频谱分析速度大为提高,使电磁辐射接收设备可以实现快速扫描。
附图说明:
图1数字化电磁辐射接收设备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设备由变频组件、数字信号处理机、本振和计算机组成,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变频组件将接收的射频信号转变为低中频信号,同时滤出带外干扰信号,频带宽度范围1.95MHz~2.05MHz。通过变频处理后的低中频信号输入下一级组件,即数字信号处理机。
本振为变频组件提供所需要的本振信号,使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得到所需的中频信号。
数字信号处理机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关键部分,负责处理通过变频的低中频信号。经数字信号处理机处理后的低中频信号输入计算机进行存储和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机采用宽带信号处理系统,其前端采样速率范围0~20.48MHz,理论上带宽可达10MHz。由于变频组件输出中频带宽为2MHz,因此数字信号处理机的处理带宽也设为2MHz。通过数字信号处理机,对中频信号进行采样、滤波、频谱分析,即可得到2MHz的宽带信号频谱特性。由于采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使得频谱分析速度大为提高,为电磁辐射接收设备快速扫描功能打下基础。
扫描控制软件依据用Microsoft Visual C#环境编制,嵌入在计算机中,用来控制接收机及整个平面电磁辐射扫描系统的工作。数字信号处理机接收处理过的信号输入到计算机中,进行下一步处理,显示。
其控制流程如下:
初始化接收机,设置起始扫描频率;
选通特定天线单元;
在2MHz带宽内进行扫描,保存扫描结构;
依次选通另一路天线单元,重复扫描,并保存结果;
直至所有天线都扫描结束后,切换本振频率,重新开始新一轮扫描。
以100MHz扫描带宽,16x16天线单元的电磁辐射扫描系统为例,采用传统频谱分析仪作为接收设备,其扫描速度估算如下:
扫描带宽100MHz,分辨率带宽为100kHz,则单次扫频时间约为100ms。
扫描信号通过GPIB传输至PC中,单次传输时间约为100ms。
天线切换时间定为100us。
每个天线单元完成单次扫频后再切换至另一天线,则系统扫描时间为:
天线单元数×(天线切换时间+扫频时间+数据传输时间)=16×16×(100us+100ms+100ms)=51225.6ms。
例1
设本振设定及稳定时间为500us,接收机带宽为2MHz,接收一次数据处理时间为100us,采用快速数字化电磁辐射接收设备后扫描时间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9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