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千斤顶附爪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68688.8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15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皋;陈俊波;张明志;鄂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3/00 | 分类号: | B66F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6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千斤顶,尤其涉及一种千斤顶的附爪。
【背景技术】
在起重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设备上只设计有吊点而没有顶位,也就是说,常规情况下这类设备在起重过程中只能通过吊车等起重器械采取空中转移而不能通过千斤顶的形式从地面起升转移。
然而,在很多场合,由于受场地狭小或者室内作业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吊车等大型起重器械没有足够作业的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只能采取千斤顶顶推的方式起重。但是因为设备没有专门预置的起顶位置,这必然会给施工过程中的成品保护以及设备起升等带来一定难度,因此,解决这类设备的顶位问题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辅助千斤顶来顶升设备的千斤顶附爪。
一种千斤顶附爪,包括千斤顶顶升的上顶板、伸入待起重设备下面的下顶板及连接所述上顶板和下顶板的连接板,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顶板水平设置,所述连接板垂直连接所述上顶板的一端和所述下顶板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上顶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容置千斤顶的螺杆的U形螺杆位。
优选地,所述U形螺杆位的开口朝向所述连接板。
优选地,所述千斤顶附爪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千斤顶附爪的两侧并连接所述上顶板、连接板及下顶板。
优选地,所述千斤顶附爪的厚度为10mm,高度为200mm,所述上顶板及下顶板为150×150mm。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厚度为10mm。
本实用新型的千斤顶附爪采用上顶板及下顶板的结构来辅助千斤顶进行顶升,下顶板伸入待起重设备的下面,千斤顶顶升上顶板,从而使千斤顶可对没有设置起顶位置或起顶空间不足的设备进行起升。此外,千斤顶的螺杆并不直接接触待起重设备,而是通过下顶板来抬升,避免了千斤顶的螺杆对设备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千斤顶附爪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千斤顶附爪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的千斤顶附爪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具体实例及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为了解决目前的千斤顶使用时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千斤顶附爪来对千斤顶的抬升进行辅助,以使千斤顶可以适应不同的设备。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千斤顶附爪包括上顶板10、下顶板20、连接板30及加强筋40。上顶板10与下顶板20水平设置,连接板30竖直连接上顶板10的右端与下顶板20的左端构成类似Z字形结构(请参阅图1中所示的角度),上顶板10、下顶板20及连接板30可由钢板弯折而成。为增强这种由上顶板10、下顶板20及连接板30构成的Z字形结构的强度,在附爪的两侧分别焊接有加强筋40,加强筋40从一侧连接起上顶板10、连接板30和下顶板20。为了更好地与千斤顶配合,上顶板10的下表面上设置有螺杆位12。螺杆位12整体呈U字形(请参阅图3),其开口朝向附爪内(即朝向连接板30),可以将千斤顶的螺杆端头容置在螺杆位12的开口内并防止顶升过程中由于倾覆力矩的作用而导致千斤顶的螺杆端头滑移。
在使用时,将千斤顶附爪的下顶板20插入待起重设备的下底,上顶板10置于螺旋千斤顶的螺杆之上,并将千斤顶的螺杆端部放入螺杆位12的开口内。随后,通过控制千斤顶的起升即可带动设备的起升。
在较佳实施例中,附爪采用10mm的Q235钢板弯曲而成,附爪高200mm,上下顶板10、20均为150×150mm,附爪的两边的加强筋40采用10mm厚钢板。假设施工中需要起升的最大单件设备重量为20吨,在起重过程中采用两台20吨的螺旋千斤顶两边顶升,因此每个附爪所承受的最大压力为10吨。现用上述参数对附爪的应用状况进行校核。
在附爪的上顶板10与千斤顶螺杆接触的过程中,其破坏形式主要是螺杆对上顶板10钢板的剪切,其最大切应力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未经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86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