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细水雾喷头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8389.4 | 申请日: | 201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9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徐立黄;张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2C31/02 | 分类号: | A62C31/02;A62C31/0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雾 喷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细水雾灭火技术中的喷头结构,特别是一种能够抑制顶棚火灾蔓延的细水雾喷头。
背景技术
细水雾灭火技术于20世纪40年代用于轮船灭火,自90年代开始,为了寻求替代卤代烷1301、1211的理想灭火剂,一些发达国家相继研究和开发了细水雾灭火系统。我国也把细水雾灭火系统的开发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细水雾灭火系统在灭火效果、工程造价、环境保护、二次灾害损失等各方面综合比较,优于传统的气体灭火系统和水喷雾、水喷淋灭火系统,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户采用。
作为新兴的水消防灭火技术,细水雾灭火系统具有气体灭火和水灭火的双重优点,同时又最大化的降低了它们的缺点。具有工程和安装成本低、对火灾反应速度快、耗水量低、火灾损失少、火灾蔓延慢、报警速度快等一系列优点,加上它绿色环保、应用广泛的特点,细水雾灭火系统将是新世纪最佳的灭火系统。目前在欧美已进入推广普及阶段,并以其良好的性价比、卓越的环保内涵用以代替气体灭火系统及水喷淋灭火系统。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压力水流过专用细水雾喷头后形成的细小雾滴进行灭火或防护冷却,细水雾雾滴平均直径小于200μm,比表面积和密度较高,遇火焰高温后迅速汽化,体积可膨胀1700倍以上,使保护区的氧浓度大为降低,具有很强的汽化降温作用和隔氧窒息作用,同时吸收大量热量,起到隔绝氧气和降温的双生作用,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细水雾灭火系统适应于扑救A类、B类、C类及电气火灾,可用于图书库、档案库、机械设备间、电器设备间、高低压配电间、电力变压器间、飞机轮船舱室、工厂控制室、计算机及通讯机房、柴油发电机房及储油间、燃油燃气锅炉房、电缆夹层和电缆隧道等场所。
目前工程上所使用的细水雾(包括水喷淋)系统的喷头形成的水雾(或水滴)流向都是向下方向的。这种形式对于顶棚火灾来说达不到灭火目的,而顶棚装饰材料火灾的发生又呈上升趋势,因此急需解决水系灭火系统不能有效抑制顶棚火灾蔓延的实际工程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同时抑制顶棚火灾的细水雾喷头,达到对室内火灾全方位灭火的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细水雾喷头,由喷嘴体与喷头座通过螺纹连接而成,喷头座由上部件和下部件组成,喷头座内部包括水流腔体及其分支管路,高压水流通过喷头座内部水流腔体及其分支管路向喷嘴体供水。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实用新型细水雾喷头不仅能够保持通用喷头技术指标,同时能够在顶棚形成保护区域扑灭顶棚火灾,或抑制顶棚火灾的蔓延。其关键技术是在喷头上部安装喷嘴体,实现向上喷射细水雾。压力水流过专用细水雾喷头后形成的细水雾雾滴平均直径小于200μm,比表面积和密度较高,遇火焰高温后迅速汽化,体积可膨胀1700倍以上,使保护区内的氧浓度大为降低,具有很强的汽化降温作用和隔氧窒息作用,同时吸收大量热量,起到隔绝氧气和降温的双生作用,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喷射时形成的近似圆球形细水雾不仅能实现通用喷头的功能,还能实现扑灭顶棚火灾或抑制顶棚火灾蔓延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细水雾喷头的喷头座内部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细水雾喷头的喷嘴体,其中,a为前视图,b为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细水雾喷头的整体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细水雾喷头,由喷嘴体与喷头座通过螺纹连接而成,喷头座由上部件1和下部件3组成,喷头座内部包括水流腔体2及其分支管路,高压水流通过喷头座内部水流腔体2及其分支管路向喷嘴体供水。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细水雾喷头,所述喷头座上部件1的侧面5为斜面,开有用于安装喷嘴体的内螺纹孔;高压水流通过喷头座内部水流腔体2及其向上的分支管路向安装于侧面5的喷嘴体供水。
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细水雾喷头,所述喷头座下部件3的底面7为平面,下部件3的侧面6为斜面,均开有安装喷嘴体的内螺纹孔;高压水流通过喷头座内部水流腔体2及其向下的分支管路向安装于底面7和侧面6的喷嘴体供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在传统细水雾喷头的上表面安装向上喷射的喷嘴体,其中向下喷射的喷嘴体共7个,其中一个位于底面7,六个位于侧面6。向上喷射的喷嘴体共4个,全部位于侧面5。整体通过管螺纹4与消防管线连接,通过内部腔体2及其分支管路为喷嘴体供水,施压喷水时在顶棚形成细水雾作用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83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吸附塔
- 下一篇:一种汽车自动灭火保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