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钓钩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8030.7 | 申请日: | 2010-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8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名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名钟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A01K83/02;A01M3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韩洪 |
地址: | 322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钓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钓野兽的一种自动钓钩。
背景技术
目前的自动钓鱼钩种类繁多,大都是要等鱼吃上饵物并拖动或钓鱼者提杆时,钓钩才会自动打开而后把鱼钩住,其灵敏度比较低;捕捉野兽大都采用兽夹、机关笼等捕捉用具,或者采用下毒、电击、猎枪等捕杀方法,但是兽夹、下毒,电击对人都具有一定的危险,像野猪夹就会经常把人的脚夹坏,电击也会把人电死,而机关笼的设备则比较复杂,制造比较麻烦,至于猎枪,由于枪支管理很严,一般人不允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自动钓钩,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鱼或野兽上钩后不容易逃脱,并且对人类不存在危险性,安全性能好。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自动钓钩,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弹臂、第二弹臂,所述第一弹臂底部设有开口向外第一钓钩,所述第二弹臂底部设有开口向外第二钓钩,所述第一弹臂与第二弹臂之间设有自动脱扣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脱扣装置包括设在第一弹臂中部的第一卡扣、设在第二弹臂中部与第一卡扣对应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弹臂中部设有与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均对应的弹性卡针。结构简单,灵敏度高。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卡针包括横设在第二弹臂中部的弹片、竖设在弹片上的卡针,所述卡针与第一卡扣、第二卡扣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卡针设在第一弹臂与第二弹臂的连接处,所述弹性卡针包括竖直设在第一弹臂与第二弹臂连接处的弹簧、设在弹簧底部的卡针。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臂与第二弹臂的连接处设有钓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自动钓钩,结构简单,灵敏度高,鱼或野兽上钩后不容易逃脱,并且对人类不存在危险性,安全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弹臂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钓钩,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弹臂1、第二弹臂2,所述第一弹臂1底部设有开口向外第一钓钩3,所述第二弹臂2底部设有开口向外第二钓钩4,所述第一弹臂1与第二弹臂2之间设有自动脱扣装置。所述自动脱扣装置包括设在第一弹臂1中部的第一卡扣5、设在第二弹臂2中部与第一卡扣5对应的第二卡扣6,所述第二弹臂2中部设有与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均对应的弹性卡针7。所述弹性卡针7包括横设在第二弹臂2中部的弹片71、竖设在弹片71上的卡针72,所述卡针72与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对应。所述第一弹臂1与第二弹臂2的连接处设有钓线8。
实际使用时,如图2所示,在第一钓钩3、第二钓钩4挂上饵物后,用力把第一弹臂1和第二弹臂2向内弯曲,使得第一卡扣5与第二卡扣6端部重合,然后把弹片71微微下压,使得卡针72插人第一卡扣5与第二卡扣6的重合处,当放开第一弹臂1和第二弹臂2时,由于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对卡针72有摩擦阻力,卡针72不会弹起,弹臂被锁住;如果鱼或野兽咬饵物时,第一弹臂1和第二弹臂2稍内弯,则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对卡针72的摩擦阻力消失,卡针72会从第一卡扣5与第二卡扣6的重合处跳出,使第一弹臂1和第二弹臂2伸开,第一钓钩3、第二钓钩4会把鱼或野兽的嘴钩住。
本实施例结构简单,只要鱼或野兽咬饵物(不管是否拖动饵物),就会自动打开,把鱼或野兽钩住,灵敏度很高,鱼或野兽上钩后也很难逃脱。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使用者不需什么技术,无需守候,可以夜钓,也可以放钓,而且使用时对人类不存在危险,比较安全。可以用来钓鱼,可以用来钓老鼠、黄鼠狼和野鸭等小动物,也可以用来钓其他大型野兽,如狼、野猪等,它们的结构原理都相同,只是钓钩的材料粗细要与被钓野兽相适应,钓小野兽的自动钓钩可用稍细的弹性钢丝做,钓大型野兽的自动钓钩必须用较粗的弹性钢丝做。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一种自动钓钩,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弹臂1、第二弹臂2,所述第一弹臂1底部设有开口向外第一钓钩3,所述第二弹臂2底部设有开口向外第二钓钩4,所述第一弹臂1与第二弹臂2之间设有自动脱扣装置。所述自动脱扣装置包括设在第一弹臂1中部的第一卡扣5、设在第二弹臂2中部与第一卡扣5对应的第二卡扣6,所述第一弹臂1与第二弹臂2的连接处设有弹性卡针7,所述弹性卡针7包括竖直设在第一弹臂1与第二弹臂2连接处的弹簧73、设在弹簧73底部的卡针72,所述卡针72与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对应。所述第一弹臂1与第二弹臂2的连接处设有钓线8。与实施例一的操作原理基本相同,采用的是弹簧73来使得卡针72自动脱扣,该结构的使用效果与例一相同,只是结构稍复杂一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名钟,未经林名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8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黑体辐射源的腔体装置
- 下一篇:细胞暴露缺氧环境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