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7227.9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1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邓腾彬;黄海明;景国新;邱会中;胡艳;梁勇;肖马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7/00 | 分类号: | G06K7/00;H04R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国际 快件 通关 rfid 语音 播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RFID,尤其涉及一种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际快件通关系统中,快件的信息记录一般都采用条形码。条形码的信息存储量很小,仅能存储一个代号,使用时通过这个代号调取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操作过程繁琐,读取条码容易出错,条形码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直接读写信息,而且需要近距离用扫描器读取代码,即使条码读取错误也不容易发现。在应用了超高频RFID技术的通关流水线上,RFID标签暂时只是作为一个具有远距离读写能力的条形码使用,不具有自动语音信息播报能力,在快件通关时RFID系统的工作状态、快件的通关状态和快件的特殊信息等未能很好的、方便的、直观的被海关官员所获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智能化高、效率高、具有语音播报、准确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的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包括有RFID标签和RFID阅读器,所述的RFID标签和RFID阅读器无线连接,所述的RFID阅读器与基于ARM9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基于ARM9处理器分别与随机数据存储RAM、闪存FLASH连接,所述的基于ARM9处理器与声卡芯片连接,所述的声卡芯片与功放电路和扬声器顺序相连。
更优地,所述的基于ARM9处理器还与灯光报警电路连接。
更优地,所述的基于ARM9处理器的型号为S3C2440。
更优地,所述的声卡芯片的型号为UAD1341。
更优地,所述的RFID阅读器与基于ARM9处理器通过USB连接。
本实用新型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非接触式、远距离识别能力。
(2)全自动运作,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通关效率。
(3)可以直接读取RFID标签内保持的快件信息,然后通过语音播报出来,方便海关官员检查核对快件的报关信息,实现更人性化的快件通关过程。
(4)支持中英文语音播报,发音清晰流畅,为操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快件通关信息获取方式。
(5)具有完备的语音报警和自检功能,能实时语音汇报系统的工作状态和出错原因。
(6)以嵌入式处理器ARM9作为硬件平台,嵌入实时操作系统,具备灯光报警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原理组成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包括有RFID标签和RFID阅读器,所述的RFID标签和RFID阅读器无线连接,所述的RFID阅读器与基于ARM9处理器连接,所述的基于ARM9处理器分别与随机数据存储RAM、闪存FLASH连接,所述的基于ARM9处理器与声卡芯片连接和灯光报警电路,所述的声卡芯片与功放电路和扬声器顺序相连。
本实用新型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基于三星公司S3C2440的ARM9嵌入式平台,在平台上运行的是Windows CE 5.0操作系统。系统采用微软的TTS语音引擎,利用SAPI接口函数调用MS TTS后得到合成语音信息输出,能得到流程清晰的语音播报效果。本实用新型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采用型号为UAD1341作为声卡芯片。
此外,本实用新型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中所述的RFID阅读器与基于ARM9处理器通过USB连接。
本实用新型国际快件通关RFID语音播报系统既可以在传统的条码通关系统上应用,也可以在新型的RFID通关系统上应用。假如原来用的已经是超高频RFID通关线,则超高频RFID标签和阅读器都可以利用通关流水线上原有的部分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世通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72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蓄电池管理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