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离子膜结构的电解槽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6964.7 | 申请日: | 2010-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安凯特电化学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B9/08 | 分类号: | C25B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膜结构 电解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解槽,具体涉及双离子膜结构的电解槽。
背景技术
离子膜电槽是利用阳离子交换膜将单元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和阴极室,使电解产品分开的装置。离子膜电解法是在离子交换树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利用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具有选择透过的特性,容许带一种电荷的离子通过而限制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以达到浓缩、脱盐、净化、提纯以及电化合成的目的。
在现有的电解槽设计中,都只采用了双腔式单膜结构,如电解NaCl的电解槽,这种电解槽只可以在阴极室中产生一种化合物和气体,通过气液分离的方式达到电解分离的目的,如果对于阳极室中电解液的两种离子电解后,并没有气体产生,却想有效分离的,一般只有采取两次电解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增加了能耗,同时也会增加相应的电解设备,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离子膜结构的电解槽,该电解槽改变原来的双腔式单膜结构,通过增加一个腔式,从而形成两个阴极室腔,一个阳极室腔,可以使阳极室框电解液中的两种离子分别进行迁移,从而可以通过一次电解生产,分别在两个阴极室框中生产出两种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双离子膜结构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解槽内设有阴极网架与阳极网架,在所述阴极网架的一表面附着有阴极离子膜,在所述阳极网架的一表面附着有阳极离子膜,所述的阴极离子膜与阳极离子膜在所述电解槽内形成双离子膜结构,所述双离子膜在电解槽内呈竖向设置。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电解槽内所述的阴极网架与阳极网架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在所述的电解槽内对称分布,并将所述电解槽分割为一个阳极室与两个阴极室。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阴极离子膜与阳极离子膜分别附着在对称分布的所述阴极网架与阳极网架的相对面一侧。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阴极网架与阳极网架均为金属网架。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金属框架在所述的电解槽内设置成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在电解槽中设置了双离子膜三腔室的结构,从而改变了原来的双腔式单膜结构,通过增加一个腔式,既形成两个阴极室腔,一个阳极室腔,使用两张不同性质的离子膜,可以使阳极室框电解液中的两种离子分别进行迁移,进而可以通过一次电解生产,分别在两个阴极室框中生产出两种产品。该技术方案可用于有机电解或者部分无机化合物的电解生产,可有效的对化合物进行分解,达到一次电解,两种产品的目的。该双离子膜三腔室结构的电解槽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使用,易于操作,生产效率高,成本低廉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离子膜结构电解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阴极网架;2、阳极网架;3、阴极离子膜;4、阳极离子膜;5、阳极室;6、阴极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双离子膜结构的电解槽,在所述电解槽内设有阴极网架1与阳极网架2,在所述阴极网架1的一表面附着有阴极离子膜3,在所述阳极网架2的一表面附着有阳极离子膜4,所述的阴极离子膜3与阳极离子膜4在所述电解槽内形成双离子膜结构,所述双离子膜在电解槽内呈竖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例是,在所述电解槽内所述的阴极网架1与阳极网架2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在所述的电解槽内对称分布,并将所述电解槽分割为一个阳极室5与两个阴极室6。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的阴极离子膜3与阳极离子膜4分别附着在对称分布的所述阴极网架1与阳极网架2的相对面一侧。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所述阴极网架1与阳极网架2均为金属网架。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的金属框架在所述的电解槽内设置成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安凯特电化学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安凯特电化学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69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