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6898.3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8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048 | 分类号: | H01R43/0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端 线缆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涉及多端口线缆连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线缆模组的端口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线缆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东西。在生产过程中,目前,无线线缆模组端口接线铆接,没法可视在线加工, 无法监控加工过程的细节,工艺稳定性较差,同时无法采用多端口一次性作业的方式,生产效率低,不能适应大规模生产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线线缆模组端口接线铆接,无法监控加工过程的细节,工艺稳定性较差,同时无法采用多端口一次性作业的方式,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取多端口一次性作业的方式,提升品质稳定性,并能实现可视在线加工能力,提升工艺稳定性,生产效率快,适合大批量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包括工作台、支撑横梁、料带输送轮、料带输送流道,在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料带输送流道,在工作台的右侧向外延伸一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有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顶部通过水平板与料带输送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齿轮、支架、气缸、斜板、滚轮、压块和载具,在工作台的上方、料带输送流道的后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与齿轮相连接,齿轮正对于料带输送流道的上方;在工作台的上方、电机的左侧设置有支架,在支架的后侧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气缸杆与位于支架内部的斜板相连接,在斜板前部下方设置有相接触的滚轮,所述滚轮与其下方的压块相连接,所述压块正对于料带输送流道的上方;在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载具,在载具内设置有若干用来放置线材的线槽,所述载具的一端伸入到输送流道的上方,并位于压块的下方。
前述的一种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的右端延伸出料带进入流道,所述料带进入流道的出口与料带输送流道的右侧进口相连接。
前述的一种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块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压槽。
前述的一种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压块前部设置有横向板,所述横向板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无线线缆模组的端接工艺,采取多端口一次性作业的方式,提升品质稳定性;本装置同时还具备可视性在线加工能力,可以适时监控加工过程的细节,提升工艺稳定性。本装置加工效率快,设备投入成本小,适合大批量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和载具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所示,一种多端口线缆连接装置,包括工作台1、料带输送流道2、支撑横梁5、料带输送轮7、电机8、齿轮9、支架10、气缸11、斜板12、滚轮22、压块13和载具15。在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料带输送流道2,在工作台1的右端延伸出料带进入流道3,料带进入流道3的出口与料带输送流道2的右侧进口相连接。在工作台1的右侧向外延伸一支撑板4,在支撑板4上设置有支撑横梁5,支撑横梁5的顶部与水平板6的一端相连接,水平板6的另一端连接在料带输送轮7的后侧。在工作台1的上方、料带输送流道2的后侧设置有电机8,电机8与齿轮9相连接,齿轮9正对于料带输送流道2的上方。在工作台1的上方、电机8的左侧设置有支架10,在支架10的后侧设置有气缸11,气缸11的气缸杆19与位于支架10内部的斜板12相连接,在斜板12前部下方设置有相接触的滚轮22,滚轮22与其下方的压块13相连接,在压块13的下方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弧形压槽14。在工作台1的上方设置有载具15,在载具15内设置有若干用来放置线材的线槽16,载具15的一端伸入到料带输送流道2的上方,并位于压块13的下方。在压块13的前部设置有横向板17,横向板17的底部设置有两个定位梁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6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体温计
- 下一篇:数模信号转换测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