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66254.4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4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奥罗拉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H01M2/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不锈钢 盖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的改进技术。
背景技术
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用于焊接在锂亚电池壳体的顶部,为厚度为约1.5mm~2.5mm厚的硬质片体,在盖板上设置有用于后续电池制作中注入电解液的注液孔。由于该盖板厚度和硬度都较大,现有的盖板制作方式只能为机加工,即采用车床制作片体胚料,然后通过钻孔方式加工出注液孔。但是,由于这种机加工方式加工出的注液孔内壁有不平整的螺纹,在后续注液孔密封时存在诸多缺陷。详细如附图1所示,该盖板片体1在密封时首先需要在注液孔2中打入胶钉3,由于注液孔中螺纹的存在,使胶钉在打入时极不顺畅,胶钉容易出现刮丝,既影响胶钉的密封效果,又增加了后续的清除刮丝工序,使整个工序不得不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难以采用自动化设备实现自动化作业,经过统计,现有加工方式所形成的注液孔密封之后仍然存在约1%的漏液不良,不良率过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于密封、密封效果好的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设计一种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包括不锈钢盖板片体,在片体上设置有注液孔,该注液孔为冲压形成的光孔。
为了使后续工序中胶钉压入顺畅,光孔开口处为圆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由于注液孔采用冲压方式形成,注液孔内壁较光滑,在胶钉压入时顺畅,易于作业,也不会形成刮丝问题,从而保证密封效果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冲压方式可保证注液孔位置以及形状的一致性,更利于在后续的电解液灌注、注液孔密封作业中采用自动化设备,从而可减少作业人员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为现有锂亚电池不锈钢钢盖板注液孔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注液孔出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作进一步详细描叙:
本方案揭示的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克服了现有采用钻孔方式所形成的注液孔的不足,具有加工效率高、密封作业便捷、密封性能稳定以及便于后续电池制作实现自动化生产等优点。
如附图2所示,本方案设计的锂亚电池不锈钢盖板包括不锈钢盖板片体1,在片体1上设置有注液孔2,该注液孔2为冲压形成的光孔,并且,在光孔的开口处同时形成喇叭状的圆角21。
在后续压入胶钉3工序中,由于圆角21的导向以及注液孔2光滑的内壁,使胶钉3能顺畅的进入注液孔2中,胶钉3在进入注液孔2时不会出现刮丝等不良现象,保证了密封效果稳定。
同时,由于采用了冲压的方式加工出注液孔,可保证注液孔位置以及形状的一致性,利于在后续的电解液灌注、注液孔密封作业中采用自动化设备,从而可减少作业人员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同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存在其它的实现方案,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奥罗拉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奥罗拉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62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钳工装配基本操作培训平台
 - 下一篇:用于英语学习的外语词汇双向默译练习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