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扭防磨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5776.2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薛志永;李敏;刘林峰;孙继光;赵明君;雷颖;常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8 | 分类号: | E21B17/08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张维龙 |
地址: | 1007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扭防磨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水)井钻完井的减扭防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减扭防磨接头。
背景技术:
在旋转钻井过程中,钻头的旋转动力是由钻台上的转盘或上部的顶部驱动装置,通过钻柱传递给钻头的。在定向钻井时,由于钻柱与井壁、钻柱与套管之间的相互摩擦,使得这种扭转动力的传递变得非常困难。尤其是在水平井、大位移井钻井作业过程中,由于大的扭矩损失,一方面大大影响钻机效率的发挥,减少了钻机的最大钻进能力;另一方面,由于钻柱与井壁、钻柱与套管之间的相互摩擦,使得钻柱和套管的使用寿命都将降低,井壁也变得不规则。而且,由于扭矩传递的损失,为维持钻头处一定的钻进扭矩,必然增大钻柱的扭转负荷,从而使得钻柱的安全系数降低。这些都会影响安全、优质、快速钻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扭防磨接头,该接头实现了减少钻井扭矩损失和减小钻具、套管的磨损。克服了现有钻井过程中,由于钻杆与井壁、钻杆与套管之间相互摩擦,扭矩传递损失大,套管和钻杆磨损严重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扭防磨接头,由本体、圆锥滚子、滚子保持套、圆柱滚子、外筒和顶环组成;本体表面有滚槽,滚子保持套套在本体上,并将开孔与本体上的滚槽对正;圆锥滚子和圆柱滚子装在本体的滚槽内,外筒套在本体上;顶环与本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将滚子保持套套在本体上,圆锥滚子和圆柱滚子装在本体的滚槽内,外筒套在本体上的结构,因而可以有效减少钻井扭矩损失,减小钻具、套管的磨损,能够承受较大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另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械强度大,更换维护简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减扭防磨接头,由本体1、圆锥滚子2、滚子保持套3、圆柱滚子4、外筒5和顶环6组成;本体1表面有滚槽,滚子保持套3套在本体1上,并将开孔与本体1上的滚槽对正,圆锥滚子2和圆柱滚子4装在本体1的滚槽内,本体1上凸出部分和滚子保持套3可以避免圆锥滚子2和圆柱滚子4之间及各列滚子之间的互相影响。外筒5套在本体1上,顶环6与本体1螺纹连接,保证了外筒5与本体1之间形成刚性连接,强度高,不易发生落井等井下事故。
在旋转钻井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安装在钻杆之间,上下采用标准API螺纹与钻杆相连,外筒5外径大于钻杆接头外径,实用新型内径等同于钻杆接头内径。外筒5内的两列圆锥滚子2可以承受较大的双向轴向力,多列圆柱滚子4和两列圆锥滚子2可以同时承受较大的径向力。钻井时,钻杆带动本体1转动,外筒5与井壁及套管接触,相对于井壁及套管不转动,其间不发生或发生较小的摩擦,外筒5与本体1之间是摩擦系数非常小的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扭矩传递损失,同时减少了套管和钻杆的磨损。
整套实用新型采用高强度合金结构钢加工制造,并留有充足的打钳位置,安装拆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5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导斜槽的卡瓦座
- 下一篇:一种钻井平台的动力水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