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承载治具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5743.8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8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许铭书 | 申请(专利权)人: | 应华精密表面处理(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0 | 分类号: | B23Q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4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承载治具,用于机械加工行业承载固定机件以利对其加工。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特别是CNC(数控机床)机械加工行业内使用了大量的治具,用于将工件固定以利对其加工,目前使用的治具多为固定块夹持方式,这种治具制造简单,但在使用时会遮蔽待加工工件,因此工件加工工序繁多,还需对工件重复定位等,导致了产品加工精度的降低,设备架设和作业人员数量增多、耗材的浪费导致了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是提供一种定位精确、使用简便的承载治具,使用成本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承载治具,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一端为承载面,另一端为进气端,所述承载面上设有密封圈,在承载面上密封圈内开设有气槽和设有定位针;所述本体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所述气槽上设有第一吸气孔,所述本体进气端设有第二吸气孔,所述气体通道与所述第一吸气孔和所述第二吸气孔均连通。
优选的,所述气槽形状为倒圆角的四边形和分别与所述四边形的每条边垂直相交的四条直线气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吸气孔为两个,以所述气槽中心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定位针的数量为3个,不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定位针为磁性定位针。
优选的,所述定位针的精度大于0.005mm。
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为橡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承载治具,定位针定位待加工产品,定位精确,气槽内形成负压,依靠真空吸力将待加工工件固定在治具上,不会遮挡待加工工件,利于对其加工,使用简便,避免了重复定位和多余的设备架设,降低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承载治具的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中1-本体,2-承载面,3-进气端,4-定位针,5-气槽,6-密封圈,7-第一吸气孔,8-第二吸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下述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方式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一种承载治具,包括本体1,本体1一端为承载面2,另一端为进气端3,承载面2上设有密封圈6,在承载面2上密封圈6内开设有气槽5和设有定位针4;本体1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未图示),气槽5上设有第一吸气孔7,本体进气端3设有第二吸气孔8,气体通道与第一吸气孔7和第二吸气孔8均连通。
承载治具的承载面2与待加工工件的固定面吻合,承载面2与待加工产品固定面的CAV(计算机辅助检测)扫描比对结果相似度大于80%。使用时,3个精度达到0.005mm的磁性定位针4不在一条直线上,即在X,Y方向上控制了工件的位置。通过治具本体进气端3上的第二吸气孔8向外抽气,气槽5中的空气依次通过第一吸气孔7、气体通道被吸出,密封圈6加强了密封性,使气槽5内空气被更快吸出,气槽5内形成负压,即均匀吸引住了待加工工件,使其固定于治具上,移动治具时,还可以在Z方向上控制工件位置,以利对其加工,操作简便,避免了重复定位和多余的设备架设,甚至可运用在精密的四轴加工领域,将现有技术中的4工序变成1工序,大大降低了加工成本。
定位针4为磁性定位针,使用简便。
气槽5的形状为倒圆角的四边形和分别与四边形的每条边垂直相交的四条直线气槽,第一吸气孔7为两个,以气槽5中心对称分布,可使待加工工件所受抽力均匀。
密封圈6为橡胶密封圈,密封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应华精密表面处理(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应华精密表面处理(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5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