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氯化塔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65194.4 | 申请日: | 2010-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2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法曾;杨秀玲;常炳杰;苗乃芬;王继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龙集团聚氯乙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2/00 | 分类号: | B01J12/00;C07C19/055;C07C17/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李江 |
| 地址: | 2627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氯化塔,属于化工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三氯乙烯行业,中间产品四氯乙烷多数生产厂仍采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产技术,生产效率低下,最大年生产能力不超过3000T/a,一般生产厂家都是使用多台搪瓷氯化塔来达到生产的目的。搪瓷氯化塔的材质为搪玻璃,主要特点为耐腐蚀性好,但是这类氯化塔散热效果不好,反应时温度需控制在90-130℃,散热效果不好会导致温度过高,造成四氯乙烷产率低;另外,搪瓷氯化塔塔内衬搪瓷,密封面不平整,密封性不好,导致水份含量高,从而导致产品纯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密封性好的氯化塔,提高了四氯乙烷的产率。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氯化塔,包括四个塔节,从塔底至塔顶分别为进料节、主反应节、次反应节和气相节,气相节上设有进料口和气体出口,进料节上设有氯气入口和乙炔气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反应节的外部设有夹套,夹套上设有夹套入口和夹套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次反应节上设有循环管入口,进料节上设有循环管出口。
所述氯化塔是采用碳钢材质制成的氯化塔。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氯化塔包括四个塔节,从塔底至塔顶分别为进料节、主反应节、次反应节和气相节,主反应节的外部设有夹套,夹套上设有夹套入口和夹套出口,次反应节上设有循环管入口,进料节上设有循环管出口、氯气入口和乙炔气入口,气相节上设有进料口和气体出口,工作时,四氯乙烷通过进料口充满氯化塔,乙炔气通过乙炔气入口进入氯化塔,氯气通过氯气入口进入氯化塔,氯化塔内放置瓷连环填料,使乙炔气和 氯气均匀地分散在氯化塔内,增加了氯气与乙炔气的接触面积,使它们反应地更完全、更彻底,乙炔气和氯气在四氯乙烷液相中负压反应,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提供反应温度,一部分热量通过循环水在夹套内的循环移出,还有一部分由四氯乙烷通过循环管入口和循环管出口把热量移出,散热效果好,使反应温度能够控制在90-130℃,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纯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四氯乙烷的产率,反应生成的四氯乙烷通过气体出口进入后续处理系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氯化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进料节,2-主反应节,3-次反应节,4-气相节,5-夹套,6-循环管入口,7-循环管出口,8-进料口,9-气体出口,10-氯气入口,11-乙炔气入口,12-夹套入口,13-夹套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氯化塔,包括四个塔节,从塔底至塔顶分别为进料节1、主反应节2、次反应节3和气相节4,主反应节2的外部设有夹套5,夹套5设置在主反应节2的外周,夹套5与主反应节2之间具有间隙,夹套5上设有夹套入口12和夹套出口13,在反应初始时,蒸汽可以通过夹套入口12和夹套出口13进出夹套5起到加热的作用,反应后,由于反应是放热反应,可以使循环水通过夹套入口12和夹套出口13进出夹套5,从而对主反应节2起到冷却作用,次反应节3上设有循环管入口6,进料节1上设有循环管出口7、氯气入口10和乙炔气入口11,气相节4上设有进料口8和气体出口9。
氯化塔采用碳钢材质制成,密封面非常平整,密封性好。
工作时,四氯乙烷通过进料口8充满氯化塔,乙炔气通过乙炔气入口11进入氯化塔,氯气通过氯气入口10进入氯化塔,氯化塔内放置瓷连环填料,使乙炔气和氯气均匀地分散在氯化塔内,增加了氯气与乙炔气的接触面积,使它们反应地更完全、更彻底,乙炔气和氯气在四氯乙烷液相中负压反应,反应释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提供反应温度,一部分热量通过循环水在夹套5内的循环移出, 还有一部分由四氯乙烷通过循环管入口6和循环管出口7把热量移出,散热效果好,使反应温度能够控制在90-130℃,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纯度,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四氯乙烷的产率,反应生成的四氯乙烷通过气体出口9进入后续处理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龙集团聚氯乙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龙集团聚氯乙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5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滴管
- 下一篇:桨式搅拌剪切一体化不锈钢高压反应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