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精神病人手摇升降保护椅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5113.0 | 申请日: | 2010-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99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英;刘蔚;常全文;屈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英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2;A61G7/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31 山东省菏泽***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神病人 手摇 升降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精神病人用的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精神病人手摇升降保护椅。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对精神病人进行约束保护时,是将病人直接用约束带捆扎在床上,上述约束保护方法,虽简单易推广,但也存有以下问题:一是病人长时间一个姿势平卧在床上,感到很劳累;二是用约束带进行捆扎,容易出现四肢血液循环阻碍,严重者可造成对神经、肌肉、韧带的拉伤,给病人带来痛苦;三是现在病床,用途单一,在床上用药、饮食、大小便等活动很不方便,也不安全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病人能坐能躺,减轻劳累,避免拉伤,免除痛苦,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的精神病人手摇升降保护椅。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精神病人手摇升降保护椅,包括:椅架、靠背架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椅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用销轴与脚踏架和靠背架连接,手摇升降机构的内管连接在靠背架的后面,下端外管固定在椅架的后端下方,椅架上面设扶手和座垫,下设自带制动行走轮,上肢及胸部约束带和下肢约束带,分别设在靠背架和脚踏架上,脚踏架的上 方设脚踏架调节板。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手摇升降机构,由内管、外管、齿轮箱、齿轮、齿条、齿轮轴、手摇把构成,内管上端连接在靠背架的后面,下端伸入外管内,齿轮箱固定在外管的上端,齿轮轴一端通过齿轮箱安装齿轮,另一端连接手摇把,齿轮箱内的齿轮与固定在内管上的齿条啮合,在齿轮箱上面设棘齿。所述的座垫,在其中间位置设座垫孔,座垫孔上设孔盖下与固定在椅架上的大小便塑料袋相通。使用本实用新型病人坐着时,将脚踏架放下,靠背架升起,病人躺下时,把脚踏架抬起,靠背架落下,脚踏架的抬起和放下,调整脚踏架调节板,靠背架的升起,顺时针方向摇动手摇把,落下时,逆时针方向摇动手摇把;病人如有躁动现象,用约束带进行约束,约束期间大小便时,取下孔盖,使大小便排入塑料装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在床上直接用约束带捆扎的方法相比,具有病人能坐能躺,减轻劳累,避免拉伤,免除痛苦,使用方便,安全卫生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局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精神病人手摇升降保护椅,包括:椅架1、靠背架2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椅架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用销轴4、4′与脚踏架3和靠背架2连接,手摇升降机构5的内管5a连接在靠背架2的后面,下端外管5b固定在椅架1 的后端下方,椅架1上面设扶手6和座垫7,下设自带制动行走轮8,上肢及胸部约束带9和下肢约束带10,分别设在靠背架2和脚踏架3上,脚踏架3的上方设脚踏架调节板11。所述的手摇升降机构5,由内管5a、外管5b、齿轮箱5c、齿轮5d、齿条5e、齿轮轴5f、手摇把5g构成,内管5a上端连接在靠背架2的后面,下端伸入外管5b内,齿轮箱5c固定在外管5b的上端,齿轮轴5f一端通过齿轮箱5c安装齿轮5d,另一端连接手摇把5g,齿轮箱5c内的齿轮5d与固定在内管5a上的齿条5e啮合,在齿轮箱5c上面设棘齿12。所述的座垫7,在其中间位置设座垫孔13,座垫孔13上设孔盖14下与固定在椅架1上的大小便塑料袋15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英,未经刘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5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