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C柱中接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4988.9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0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发明(设计)人: | 蔡建华;孔德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02 | 分类号: | B60J1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世贸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28 | 代理人: | 严新德 |
地址: | 20171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玻璃 密封条 柱中接角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车辆,特别涉及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具体的是一种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C柱中接角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车用后门导槽密封条为了能够与车体及玻璃配合,需要由几种不同断面的挤出型条通过注压接角连成一体。在车门C柱中密封条的接角部分,为了使挤出部分与注压部分连贯,挤出型条与注压部分完全连为一体。结果当车门上、密封条外的三角盖板与之匹配时,由于相邻的一个挤出部分与一个注压部分之间的空隙小,三角盖板受挤压上翘,使三角盖板和挤出部分之间产生台阶,同时挤出部分外观呈现波浪形,影响美观。当玻璃插入时,注压部分中的唇边部分会随玻璃产生翻卷,增加摇窗阻力,影响玻璃与密封条之间的配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C柱中接角结构,所述的这种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C柱中接角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车门C柱中密封条接角部分的挤出部分外观呈现波浪形影响美观、注压部分中唇边随玻璃产生翻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C柱中接角结构由两种断面的挤出型密封条通过注压接角方式连接构成,其中,在所述的连接两种挤出断面的注压接角结构中,不可视面一侧,挤出型条通过注压接角完全连接,可视面一侧挤出型条相互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压接角部分与挤出型密封条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唇边,所述的唇边的延伸方向与注压型密封条的下侧面之间呈110~130度之间的角度,唇边的厚度在1~5毫米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挤出型密封条之间通过注压接角相连接的可视面部分相互分离,注压接角的唇边的厚度增加到1~5毫米之间,打开角度增加到120~140度之间,消除了三角窗部分盖板与挤出密封条之间的台阶及密封条表面的波浪,使得密封条外观更完美,防止了玻璃上升时唇边的翻卷。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将挤出型密封条可视面部分接角区域相互分离,注压型密封条的唇边的厚度增加到1~5毫米之间,打开角度增加到120~140度之间,消除了三角窗部分盖板与挤出密封条之间的台阶及密封条表面的波浪,使得密封条外观更完美,防止了玻璃上升时唇边的翻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C柱中接角结构的断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C柱中接角结构中注压接角的唇边的断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玻璃导槽密封条C柱中接角结构,由挤出型密封条1、注压型密封条4和注压接角2构成,其中,在所述的挤出型密封条1、注压型密封条4和注压接角2的断面中,注压接角2设置在挤出型密封条1的一侧,挤出型密封条1与注压接角2朝向外面可视的部分相互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注压型密封条4上与挤出型密封条1相反的一侧设置有唇边5,所述的唇边5的延伸方向与注压型密封条4的下侧面之间呈α角度,α在110~130度之间,唇边5的厚度h在1~5毫米之间。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挤出型密封条1与注压接角2可视部分相互分离,注压型密封条4的唇边5的厚度增加到1~5毫米之间,打开角度增加到120~ 140度之间,消除了三角窗部分盖板3与挤出型密封条1之间的台阶及密封条表面的波浪,使得密封条外观更完美,防止了玻璃上升时唇边5的翻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未经申雅密封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49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汽车自动液压耦合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汽车阅读灯的遮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