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电站GIS室通风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4546.4 | 申请日: | 2010-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5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于玲;金谊;杨枫;胡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5001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gis 通风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变电站GIS室通风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系统中工作人员进行巡检时,当工作人员要进入SF6配电装置室前,需先控制风机进行通风,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然后工作人员才能进入室内进行例行巡检工作。但是,这样通过工作人员估算时间的通风方式来降低室内SF6气体浓度,有时因为浓度没降到安全数值以下,很容易使巡检工作人员身体受到伤害,增加了巡检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GIS室通风控制装置,它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精确地控制通风的时间,保证室内SF6气体浓度准确降至安全数值以下,大大提高了巡检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微处理器、通风装置、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准许进入提示装置和操作键盘,通风装置、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准许进入提示装置和操作键盘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采用设在室内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实时检测室内SF6气体浓度,并将该浓度值送至微处理器与设定安全数值比较,微处理器根据比较结果来控制通风装置给室内通风,可精确地控制通风的时间,保证室内SF6气体浓度准确降至安全数值以下,然后通过准许进入提示装置发出准许进入提示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可进入室内巡检,大大提高了巡检的安全性,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微处理器、通风装置、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准许进入提示装置和操作键盘,通风装置、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准许进入提示装置和操作键盘分别与微处理器相连。
所述的通风装置为风机。所述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为气体浓度传感器。
微处理器用于协调控制各装置之间的工作,包括接收操作键盘传递过来的按键控制信息;通风装置用于将室内的SF6气体吹到室外,降低室内SF6气体的浓度;气体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室内SF6气体的浓度,将相应浓度信息传送给微处理器;准许进入提示装置用于发出相应声音或闪光提示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室内巡检;操作键盘用于输入相应控制信息。
使用时,当有工作人员需要进入SF6配电装置室进行巡检工作时,首先通过操作键盘向微处理器传送一通风控制信号,微处理器接到信号后,向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发送一信号,调取当前室内SF6气体的浓度值,将该浓度值与设定安全气体浓度值进行比较,或数值高于设定安全数值,则微处理器向通风装置发送一通风信号,通风装置接到微处理器传送来的通风信号后,启动风机开始通风,将室内的SF6气体吹到室外,降低室内SF6气体的浓度。当气体浓度检测装置传送回的室内SF6气体的浓度值低于设定安全数值时,此时微处理器向准许进入提示装置发送一准许进入信号,准许进入提示装置接到信号后,发出相应声音或闪光提示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可以进入室内巡检,同时微处理器向通风装置发出一通风停止信号,通风装置接到该信号后,关闭风机,停止通风。
本实用新型通风控制装置,可根据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实时检测的室内SF6气体浓度,精确地控制通风的时间,保证室内SF6气体浓度准确降至安全数值以下,然后通过准许进入提示装置发出准许进入提示信号,提示工作人员可进入室内巡检,大大提高了巡检的安全性,保证了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未经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济南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45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假性软硬结合板的柔韧性测试工具
- 下一篇:卧式集管式旋膜除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