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儿童学习使用水杯的防溢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4405.2 | 申请日: | 201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439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海宁 |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儿童 学习 使用 水杯 防溢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杯具技术,尤其是涉及了一种适合儿童学习使用水杯的防溢杯结构技术。
背景技术
学习使用水杯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习的生活技能,但是儿童初学时难以自如控制好力道,从而导致水从杯中溢出,极易造成烫伤或沾湿衣物。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适合儿童学习使用水杯的防溢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供儿童学习使用水杯的作为训练用途的杯具结构。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以下的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水杯,即带有把手的常规杯体的结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
杯体是由内壳与外壳两者相互叠合而构成的,并且,在内壳上部接近于把手的半圆周侧至少设置了一个溢流孔。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
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由于在构成杯体的内壳上部设置了防止一旦不慎而过度晃动使得内壳中的水抖出杯体的溢流孔,这就为本实用新型成为儿童学习使用水杯的一种训练工具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1、内壳;2、外壳;3、溢流孔;4把手;5、凸出的杯缘;6、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的空腔;P、由内壳和外壳相互叠合所构成的杯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构成本实用新型关键是:由内壳1与外壳2构成的杯体P,显然,在内壳1与外壳2之间形成的空腔6,是作为存储从内壳1上部的溢流孔3由于儿童学习使用水杯时不慎晃动而流出的液体(茶水)。
本实用新型的高为10厘米,杯口直径为5厘米,空腔6宽度可以取0.5厘米。溢流孔3的直径为1厘米,可取3至5个均匀分布在内壳上部接近于把手的半圆周侧。溢流孔3距离杯口约1厘米。此外,内壳1上口设置有凸出的边缘7作为肩隔,该肩隔可以使得内壳1与外壳2之间形成紧配合的结构状态,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就很容易使得内壳1与外壳2两者叠合成一个处于紧配合结构状态的杯体P。——当需要将空腔6中存储的液体(茶水)清除时,即可很容易地将内壳1从与它处于紧配合状态的外壳2上拔卸下来。
不难看出,当儿童使用本实用新型盛满液体(茶水)时,该液体的最高平面必然低于溢流孔3,当儿童由于手力不足,不慎晃动本实用新型时,必然导致原来将会溢出水杯上口的液体,此时就会从溢流孔3中流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空腔6中,不会发生上述液体倒翻在水杯外的桌面上的现象。——如此的使用过程是很有利于儿童初学水杯使用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海宁,未经徐海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44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形玻璃擦
- 下一篇:颈枕上设有药垫的保健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