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簧综合健身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4260.6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秦洪伟;秦琪;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洪伟 |
主分类号: | A63B21/055 | 分类号: | A63B21/055;A63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5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簧 综合 健身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体育运动器械,主要涉及一种由弹簧组成的综合健身器具。
背景技术
目前,以重量为主的健身器械主要有杠铃系列、哑铃系列、拉力器系列和多功能力量练习架等。但以上四种重量型健身器械都以配重方式来产生运动阻力,分别存在占地面积大、占地空间大,体积笨重,运动方式单一,构造复杂等弊病和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弹簧综合健身器,达到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健身运动方式多、健身效果好、使用方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设计是,一种弹簧综合健身器包括底板及立向配装在底板上的框架,在框架下侧内部沿水平方向从上至下依次配装横梁和脚桩,在框架上侧内部、位于最上一根横梁上方相互平行地配置两根立梁,立梁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框架和横梁固接;①、在框架上部可上下调节且摆动地铰连安装带有手柄的上支撑架,拉力弹簧的一端连接在上支撑架上,拉力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上,其连接点在上支撑架的上侧或下侧;或者②、在框架下部可上下调节且摆动地铰连安装下支撑架,该下支撑架与框架的铰连点位于脚桩下方,拉力弹簧的一端连接在下支撑架上,拉力弹簧的另一端连 接在框架上,其连接点位于下支撑架的上侧或下侧;或者③、在两根立梁上分别可上下调节地安装弹簧臂力器,且通过弹簧臂力器的里侧端部与立梁固接,两根弹簧臂力器同轴心配置;或者④、在框架两侧部位上可上下调节地对称安装弹簧臂力器,该弹簧臂力器轴线与框架平面垂直或平行;或者⑤、在两根立梁上可上下调节地配装同一根弹簧臂力器,弹簧臂力器与两根立梁的连接点位于弹簧臂力器的弹簧中间部位;或者⑥、在框架上可上下调节地对称安装弹簧拉力器;或者⑦、在框架下部可上下调节且摆动地铰连安装下支撑架,在下支撑架上方配置坐卧平板,该坐卧平板的两端分别搭连在下支撑架和横梁上。
本弹簧综合健身器是以弹簧的拉伸或弯曲方式来产生运动阻力,是按照器械健身的各项要求和根据人体生理结构,以及人体运动力学原理,设计研发的新型运动健身器械,该器的特点是:结构科学合理,符合人体运动力学原理;构造简单,造价较低;健身功能完全,运动方式多,人体各部肌肉都能得到锻炼;简便易行,占地面积小,重量轻,拆装方便,便于应用;安全稳定性好,安全保障措施到位,是人们理想的运动健身器械。
附图说明
图1是配装上支撑架的弹簧综合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配装下支撑架的弹簧综合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在立梁上分别配装弹簧臂力器的弹簧综合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在框架上配装弹簧臂力器的弹簧综合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在两根立梁上安装同一根弹簧臂力器的弹簧综合健身器 结构示意图;
图6是在框架上安装弹簧拉力器的弹簧综合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图7是在下支撑架上方配置坐卧平板的弹簧综合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在下支撑架上安装弹簧臂力器的弹簧综合健身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框架、2、立梁、3、横梁、4、脚桩、5、底板、6、手柄、7、上支撑架、8、拉力弹簧、9、下支撑架、10、弹簧臂力器、11、弹簧拉力器、12、坐卧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弹簧综合健身器包括底板5及立向配装在底板5上的框架1,在框架1下侧内部沿水平方向从上至下依次配装横梁3和脚桩4,在框架1上侧内部、位于最上一根横梁3上方相互平行地配置两根立梁2,立梁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框架1和横梁3固接;在框架1上部可上下调节且摆动地铰连安装带有手柄6的上支撑架7,拉力弹簧8的一端连接在上支撑架7上,拉力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1上,其连接点在上支撑架7的上侧或下侧。
实施例2:一种弹簧综合健身器包括底板5及立向配装在底板5上的框架1,在框架1下侧内部沿水平方向从上至下依次配装横梁3和脚桩4,在框架1上侧内部、位于最上一根横梁3上方相互平行地配置两根立梁2,立梁2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框架1和横梁3固接;在框架1下部可上下调节且摆动地铰连安装下支撑架9,该下 支撑架9与框架1的铰连点位于脚桩4下方,拉力弹簧8的一端连接在下支撑架9上,拉力弹簧8的另一端连接在框架1上,其连接点位于下支撑架9的上侧或下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洪伟,未经秦洪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426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频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天线大规模生产在线测试使用设备
- 下一篇:异型三通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