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63875.7 | 申请日: | 2011-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342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殿君;王春来;高金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川铁电气(天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1/02 | 分类号: | H01H31/02;H01H3/6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454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隔离 开关 手动 机构 缓冲 限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铁道电力系统的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隔离开关是铁道电力系统所必须的产品,其承担着铁道机车运行中的正常供电及在出现故障时的停电隔离任务,是保证铁道正常运营的主要设备,而其所用操作机构多为手动操作机构,我国现有隔离开关手动操作机构均无缓冲限位装置,因此经常发生手动机构撞坏和限位失效的现象,导致高压隔离开关故障增多,严重影响铁道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以利于确保铁道电力系统的正常供电,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保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安装在手动机构机体上,其中:该限位装置包括有铸造基体和结构相同的二缓冲限位螺栓组合;所述二缓冲限位螺栓组合分别安装在铸造基体两端的安装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该缓冲限位装置在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产品中承担限位保护作用,填补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没有限位保护的问题,该缓冲限位装置不仅能起到缓冲,而且整体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调整方便、操作可靠、动作平稳、外观优美等优点。该缓冲限位装置装入手动机构CJ6D产品中,有效的保证手动操作分合准确到位,从而可以避免了因手动操作过位,而造成的高压开关分合的限位失效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限位装置中缓冲限位螺栓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限位装置中铸造基体的正面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缓冲限位装置中铸造基体的背面立体图。
图中:
1、铸造基体 2、缓冲限位螺栓组合 4、螺栓
5、第一垫圈 7、第二垫圈 6、缓冲弹簧
8、不锈钢套 9、第一紧固螺母 10、第二紧固螺母
11,12,13,14,15,16,17、安装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该限位装置安装在手动机构机体上,该限位装置包括有铸造基体1结构相同的二缓冲限位螺栓组合2;所述二缓冲限位螺栓组合2分别安装在铸造基体1两端的安装通孔12、安装通孔13和安装通孔11、安装通孔17内。
所述缓冲限位螺栓组装2结构包括螺栓4、第一垫圈5、第二垫圈7、缓冲弹簧6、不锈钢套8,在螺栓4的帽端轴向上依次套有第一垫圈5、缓冲弹簧6、第二垫圈7、不锈钢套8、第一紧固螺母9和第二紧固螺母10。
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是这样实现的:
该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在实际装配时,通过铸造基体1的安装通孔14、安装通孔15、安装通孔16分别与基座本体的固定圆孔相连;用缓冲限位螺栓组合I、缓冲限位螺栓组合II分别与铸造基体1的安装通孔12、安装通孔13和安装通孔11、安装通孔17固定。在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做90度分合运动时,缓冲限位螺栓组合I、缓冲限位螺栓组合II分别起到了缓冲限位保护作用。当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做合闸运动 时,手动机构的手柄压到缓冲限位装置的螺栓4,螺栓4带动不锈钢套8和第一紧固螺母9向外移动,而处在第一垫圈5和第二垫圈7之间的缓冲弹簧6此时被压缩,当第一紧固螺母9的底面抵到铸造基体1时,手动机构手柄将不能移动,同时手动机构缓冲限位装置的定位销落入手动机构机体的限位孔内;此时手动机构的合闸动作完成。
当高压隔离开关手动机构做分闸运动时,处在第一垫圈5和第二垫圈7之间的缓冲弹簧6此时伸展,带动螺栓4、紧固螺母9和不锈钢套8向外移动,当不锈钢套8抵到铸造基体1时,不锈钢套8和第一紧固螺母9限制住螺栓4不再移动,因此螺栓4在缓冲弹簧6的作用下回到原位,此时手动机构分闸的动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川铁电气(天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川铁电气(天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8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LED芯片损坏的封装结构
- 下一篇:远红外智能速热采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