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下呼吸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3740.0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1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洪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平 |
| 主分类号: | B63C11/22 | 分类号: | B63C11/2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呼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呼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下呼吸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呼吸装置是一种可以在水下供给氧气或空气,以至于人在水下的停留时间延长,以便完成一些必要的工作或动作。一般而言,水下呼吸装置都是将氧气或是压缩空气(还有一些利用化学反应制氧的水下呼吸装置)储存在厚实钢瓶中随身背于身上以供人们水下呼吸。经市场调查显示,该类水下呼吸装置体积庞大,笨重,价格昂贵,携带不便等缺点从而导致其一般情况下只能适用于某些相关专业人员,或者是极少数特殊需要的人群,而不适用于仅仅是喜欢游泳或者是其他的一些水上休闲运动的普通人群。
由于上述现有水下呼吸装置不能够适用于大众,而就目前社会调查来看,几乎是所有的年龄段都存在着实为众多的游泳爱好者,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喜欢水上运动的普通人群。但是,由于人的闭气时间过短导致每年的因溺水而丧生的人也实为众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水下呼吸装置,该装置结合现有水下呼吸装置的基本情况来解决因喜欢游泳或是其他一些水上运动而导致的溺水的悲剧问题,给游泳或其他水上运动的初涉者必要的安全保护以及增加水上娱乐的色彩、乐趣和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储气气囊安装在圆筒型外壳内,外壳上周围设有多个小孔,外壳与储气气囊共同称之为储气装置,在外壳与储气气囊连接处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由一根软管连接,端处连接控制开关。
所述的控制开关由咬力所控制的气体阀门构成。
所述的外壳是硬质塑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延展性较好的橡胶材料做成囊壁较厚(增加气压,以便能储备更多的空气)的储气气囊(可随空气的不断充入而随之膨胀变大)。储气气囊安装在以硬质塑料(结实,不易变形)制成的圆筒(即外壳)内。外壳周围设有多个小孔,以供排水之用。气囊的最大膨胀只能将外壳内部空间充满。外壳与气囊共同称之为储气装置,该储气装置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出气口由一根软管连接,端处连接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由牙咬来实现气体的排放和关闭。充气时只需用普通的小型气筒通过进气口给装置充气。充气的满与否可通过外壳的小孔来观察气囊的膨胀程度来判断气体是否充满。该储气装置通过背带固定于后背。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很方便生产制造,重量很小,造价非常低廉,很适合喜欢游泳和其他水上娱乐的各个阶层和年龄段的普通人群,且对初涉游泳或其他水上娱乐者起很大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本设计包括:1、进气口;2、储气气囊;3、出气口;4、硬质塑料外壳;5、排水孔;6、导气软管;7、由咬力所控制的气体阀门。本装置出气口3与导气软管6相连接,导气软管6与由咬力所控制的气体阀门7相连接。
储气气囊2安装在圆筒型外壳4内,外壳4上周围设有多个小孔5,外壳4与储气气囊2共同称之为储气装置,在外壳4与储气气囊2连接处设有进气口1和出气口3,出气口3由一根软管6连接,端处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由咬力所控制的气体阀门7构成。所述的外壳4是硬质塑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前用普通小气筒通过进气口1向储气气囊2内充入空气,气囊会随着气体量的增加而不断膨胀,通过硬质塑料外壳4上的排水孔5可以观察到储气气囊2的膨胀程度,从而防止气压过大导致装置损坏。充气完毕后,由背带(本图中未画出)背于身上,或是其他方式携带于身上。进行水上娱乐活动时可将气体阀门7含于嘴里。需要时由嘴咬该阀门7上的开关,从而打开阀门,气囊中的气体则通过出气口3经导气软管6再经阀门排出供给所需。随着使用的不断进行,气囊中的气体也会随之减少,从而气囊也会随之变小。所以排水孔5的另一个作用就是平衡气囊内外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平,未经洪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7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把手装置
- 下一篇:轮胎用钢丝环带卷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