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衣机冷凝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3542.4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5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郭海锋;陶俏;张永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0 | 分类号: | D06F3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冷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凝管,尤其是一种用于洗衣机中的冷凝管。
背景技术
对于冷凝式烘干洗衣机中,其冷凝过程是由冷凝水和高温饱和水蒸汽接触,高温饱和水蒸汽遇到冷水凝结,液化后流出,通过这个冷凝过程以去除饱和水蒸汽中的水份。此过程在洗衣机的冷凝管中完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的冷凝管100’,该冷凝管100’采用柱状进水方式,进水口20’截面形状为圆形,水流成柱状进入冷凝管100’内对饱和水蒸汽30’进行冷凝。
图1所示的现有的冷凝管100’的进水方式有如下缺点:进入冷凝管100’内需要被液化的饱和水蒸汽30’与水的接触面积越大,冷凝水所能带走的热量越多,液化效率也就越好。柱状进水方式,冷水的分散程度很小,冷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小,液化效率低。目前的进水方式需要大的耗水量才能达到烘干效果,其冷水利用率不高,所需的烘干时间长。
故,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冷凝效率的洗衣机冷凝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冷凝管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冷凝管,其具有管体以及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有雾化喷头。
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冷凝管设置有雾化喷头,使冷凝水可通过该雾化喷头形成液雾与水蒸气冷凝,提高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冷凝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洗衣机冷凝管100。该洗衣机冷凝管100包括管体20,位于管体20一端的进水口30以及位于管体20另一端的进气口50。所述进水口30用以供冷凝水进入,而进气口50用以供需要被冷凝的水蒸气70进入。所述进水口30处设置有雾化喷头40。使用时,高温饱和水蒸汽在烘道风扇(未图示)的作用下由下向上进入冷凝管100的管体20中,冷凝水通过雾化喷头40进水至管体20中,进水通过雾化喷头40后被雾化成细微的颗粒(颗粒直径根据型号及用途不同可以通过选择不同尺寸的雾化喷头40实现)而形成细密的液雾60,细密的液雾60由上向下进入管体20中与高温饱和水蒸汽70接触,尺寸均匀的液雾60增加液体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同时每一个液雾粒子成为一个凝结核,使周围的水蒸汽70吸附在凝结核上,可以有效地促进高温饱和水蒸汽70中水份的冷凝液化并析出,被冷凝液化的水蒸气70随冷凝水一起向下流动排出,饱和水蒸汽70变成不饱和水蒸汽进入下一次烘干循环。
所述冷凝水喷射雾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冷凝水在喷嘴内部流动阶段;二是冷凝水喷出后由液柱分裂为雾滴的阶段;三是雾滴在气体中进一步破碎阶段。冷凝水从喷嘴出口到完全雾化的过程又可分为三个步骤:液膜形成、液膜破碎及雾滴形成。动力学的不稳定状态导致了液膜的破碎,形成线状碎片;然后线状碎片由于表面张力不稳定机制而破碎形成液滴。一旦液滴形成之后,喷雾状态就由曳力、颗粒碰撞、合并以及二次破碎决定。
本实用新型洗衣机冷凝管100中设置有雾化喷头40,使冷凝水可通过该雾化喷头40形成液雾60与水蒸气70冷凝,提高冷凝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5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