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数模混合式的仿真试验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63372.X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26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云;王明新;蒋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高压 直流 输电 工程 数模 混合式 仿真 试验 平台 | ||
1.一种用于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数模混合式的仿真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平台包括整流侧模型、直流线路及接地极模型(9)和逆变侧模型;
所述整流侧模型包括:交流系统模型(1)、交流母线(18)、无功补偿设备模型(2)、换流变压器(3)、分接开关模型(4)、换流阀模型(5)、平波电抗器模型(6、8)、直流滤波器模型(7)、数据采集装置(20)和功率放大器(22)、开关模型、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模型;
所述逆变侧模型包括:交流系统模型(17)、交流母线(19)、无功补偿设备模型(16)、换流变压器(14)、分接开关模型(15)、换流阀模型(13)、平波电抗器模型(11、12)、直流滤波器模型(10)、数据采集装置(21)和功率放大器(23)、开关模型、电压和电流传感器模型;
所述直流线路及接地极模型(9)包括直流极线路、接地极引线及接地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22)两端分别与交流系统模型(1)和交流母线(18)连接;所述开关模型两端分别连接连交流母线(18)和无功补偿设备模型(2);所述交流母线(18)另一端再通过开关模型连接换流变压器(3)原边;所述换流变压器(3)的副边与换流阀模型(5)交流端相连;所述换流阀模型(5)的直流高压端与平波电抗器模型(6)、开关模型的一端依次连接;所述开关模型的另一端再分别与直流滤波器模型(7)和直流线路及接地极模型(9)相连;所述换流阀模型(5)直流低压端与平波电抗器模型(8)、开关模型依次相连;所述开关模型的另一端再分别与直流滤波器模型(7)的另一端和直流线路及接地极模型(9)连接;
所述逆变侧模型的交流系统模型(17)通过与整流侧模型相同的方法连接;所述整流侧模型、直流线路及接地极模型(9)和所述逆变侧模型依次连接;所述电压传感器并联接入各测试位置,所述电流传感器串联接入各测试位置,测试位置的电压和电流信号分别转换为弱电电压信号和弱电电流信号并送往数据采集装置(20、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流系统模型(1、17)采用实时数字仿真设备模拟,直流输电部分采用实时物理仿真设备模拟;所述数字仿真模拟的交流系统模型(1、17)通过功率放大器(22、23)与采用实时物理仿真设备模拟的直流输电部分在交流母线(18、19)处相连。
4.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根据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的功率模拟比相同,不同电压等级交直流系统的电压和电流模拟比分别设置并确定所有元件的电气参数。
5.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流变压器(3、14)分别与换流阀模 型(5、13)相连,换流变压器(3、14)采用三相三绕组换流变压器模拟;
所述换流变压器(3、14)原边采用饱和变压器与线性变压器两部分串联的结构,并在副边串联漏电抗;
所述换流变压器(3、14)的有载分接开关模型(4、15)位于换流变压器原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模型使用具有双向可控功能的MOSFET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线路及接地极模型(9)采用π型等值链型电路物理模型,以等值元件模拟输电线路分布参数特性,使线路模型的特性接近实际线路参数。
8.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装置整流站和逆变站可同时启动,并接受外部的录波启动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3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灯隐形罩
- 下一篇:热水器用双重保护阳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