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卸汽车翻斗误操作闭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3277.X | 申请日: | 2010-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4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董增伦;卜祥才;王宝华;黄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00 | 分类号: | B60P1/00;B60T17/18;B60Q9/00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8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翻斗 操作 闭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卸汽车翻斗误操作闭锁装置。
背景技术
自卸汽车作为一种特种用途的专用车辆,目前自卸汽车普遍具有在翻斗处于举升状态可以行驶的特点,这对于在厂区内特殊复杂作业环境下从事翻斗作业的自卸车,具有一定事故风险。如卸货后驾驶员在车辆翻斗未落下的情况下而行驶,极易造成自卸车的翻斗刮坏车辆通道上方的电线电缆、管道桥、皮带廊等设施,导致电力通讯中断,设施损毁,生产系统被破坏等重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在自卸汽车翻斗作业后未及时落下翻斗时可阻止自卸汽车前进的自卸汽车翻斗误操作闭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卸汽车翻斗误操作闭锁装置,包括翻斗、车架和驻车制动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状态信号开关、继电器、闭锁解除开关和电磁阀,状态信号开关的两个触点分别固定在翻斗和车架上,继电器连接电磁阀,电磁阀连接驻车制动阀,电源通过状态信号开关连接继电器和电磁阀,闭锁解除开关与状态信号开关并联连接。
所述的继电器连接蜂鸣器,蜂鸣器与电磁阀并联连接。
自卸汽车的翻斗向上翻起时,状态信号开关的触点断开,电源为继电器、蜂鸣器和电磁阀供电,蜂鸣器发出声音,继电器动作控制电磁阀进行动作,电磁阀连接驻车制动阀,截止驻车制动阀的制动信号气路,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的驻车制动,达到强制制动锁止自卸汽车的目的。当翻斗落下后状态信号开关的触点闭合,继电器和电磁阀失电,驻车制动阀锁定解除,自卸汽车的车辆驻车制动受驾驶员控制。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时,可通过与状态信号开关并联连接的闭锁解除开关临时性的解除闭锁功能。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造价低,在实际操作时操作简单,在自卸汽车的翻斗翻上未落下时,驻车制动阀门被强制截止,驾驶员无法控制,达到强制闭锁,提醒驾驶员的目的,当有特殊情况时还可根据闭锁解除开关临时解除闭锁,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中:1、电磁阀;2、驻车制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自卸汽车翻斗误操作闭锁装置,包括翻斗、车架和驻车制动阀2,还包括电源、状态信号开关S1、继电器J1、闭锁解除开关S2和电磁阀1,状态信号开关S1的两个触点分别固定在翻斗和车架上,继电器J1连接电磁阀1,电磁阀1连接驻车制动阀2,电源通过状态信号开关S1连接继电器J1和电磁阀1,闭锁解除开关S2与状态信号开关S1并联连接。所述的继电器J1连接蜂鸣器HA,蜂鸣器HA与电磁阀1并联连接。
状态信号开关S1与闭锁解除开关S2并联连接后连接继电器J1,继电器J1分别连接蜂鸣器HA和电磁阀1,蜂鸣器HA和电磁阀1并联连接,自卸汽车的翻斗向上翻起时,状态信号开关S1的触点断开,电源为继电器J1、蜂鸣器HA和电磁阀1供电,蜂鸣器HA发出声音,继电器J1动作控制电磁阀1进行动作,电磁阀1连接驻车制动阀2,截止驻车制动阀2的制动信号气路,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的驻车制动,达到强制制动锁止自卸汽车的目的。当翻斗落下后状态信号S1开关的触点闭合,蜂鸣器HA停止蜂鸣,继电器J1和电磁阀1失电,驻车制动阀2锁定解除,自卸汽车的车辆驻车制动受驾驶员控制。若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时,可接通与状态信号开关S1并联连接的闭锁解除开关S2,继电器J1和电磁阀1临时性断电,解除闭锁功能,恢复对自卸汽车驻车制动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金岭矿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2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大型客车底盘装配线的后桥小车上的支承
- 下一篇:混合动力汽车的冷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