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锂离子电池修壳模具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3177.7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4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润雯;李春兰;阳晓霞;程君;冯辉;李玥;陈欣;岳天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闫俊芬 |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修壳模具。
背景技术
在锂离子电池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型号和尺寸的锂离子电池需要不同的冲壳模具,目前,冲壳模具共分简易模具,非正式模具和正式模具三种。其中,正式模具价格昂贵,不用修壳前沿,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批量化生产;简易模具和非正式模具价格相对便宜,适用于研发工作人员小批量研发送样,但需要修电池铝塑壳的前沿,自动化程度低,费时费力,电池铝塑壳的前沿要进行剪切,每个型号都要根据各自的电池尺寸重新设计模具,造成了工装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开发出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适用于各种型号电池的万能修壳模具,将对企业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兼容裁切不同型号、尺寸的电池的铝塑壳封装前沿,提高修壳模具的通用性和利用率的锂离子电池修壳模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修壳模具,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底板、分别带有定位柱的左滑块以及右滑块构成,所述左、右滑块分别与底板滑动连接,所述左、右滑块上设有顶丝。
所述底板上设有凹形燕尾槽,左、右滑块底部设有与凹形燕尾槽滑动配合的凸形燕尾槽。
对应于左、右滑块的底板前侧设有标尺。
所述底板左右两侧设有限位挡板。
所述底板侧面的凹口处设有限位螺栓。
有益效果: 根据铝塑壳的型号和尺寸,任意调节左右滑块,即可实现对不同型号电池铝塑壳前沿的剪切,换型简单,修壳准确,实现了工装模具通用性,提高了工装的可兼容性和生产效率,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 A-A方向的剖面图;
图4是滑动块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铝塑壳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修壳模具,主要由底板1、分别带有定位柱2的左滑块3以及右滑块4构成,左滑块和右滑块上的四个定位柱起到定位的作用。所述左、右滑块分别与底板滑动连接,通过顶丝5将左、右滑块与底板固定。所述底板上设有凹形燕尾槽1-1,左、右滑块底部设有与凹形燕尾槽滑动配合的凸形燕尾槽2-1,凹形燕尾槽和凸形燕尾槽相互咬合在一起。对应于左、右滑块的底板前侧设有标尺6。所述底板左右两侧设有限位挡板7,用以防止左右滑块从底板上滑出。所述底板侧面的凹口处设有限位螺栓8,用以调节铝塑壳前沿的修壳尺寸,例如,如需要裁剪铝塑壳前沿5mm,螺栓向底板内转进5mm的距离。横向滑块可根据铝塑壳凸膜的宽度在常用的范围内进行无极横向调节(深度模具本身没有限制),通过限位挡板对滑块进行量程的限制,最大量程可达到240mm, 利用顶丝对已换型的滑块进行固定。该模具由碳钢的材料制成,表面镀装饰铬。
以上所述两个横向滑块可根据铝塑壳凸膜的宽度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滑块,确定电池的宽度后,对两滑块进行定位,并用左右滑块上的定位柱固定铝塑壳,待调整前沿限位螺栓的长度后,即可进行修壳。
在模具换型时,可根据铝塑壳的凸膜的尺寸任意滑动滑块进行调节,通过限位挡块限制滑块的最大行程,利用顶丝固定滑块,进而实现不同型号规格的铝塑壳前沿的剪切。
本实用新型可以满足现有所有宽度的聚合物及软包装铝塑修壳前沿的尺寸调整,适合于研发人员小批量生产,减少工装模具的制作成本,缩短项目开发及转化周期,提高工装的通用性,其结构简单、应用广泛。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1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