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仿真测试平台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63165.4 | 申请日: | 2010-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7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肖阳俊;奚华峰;王爱武;江崇民;刘毅;尹燕萍;吴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牛莉莉 |
| 地址: | 21003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轨道交通 atc 系统 仿真 测试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搭建ATC信号系统地面仿真实验环境是研发ATC列车自动控制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该环节中,模拟列车运行以及车站控制与调度,并按照列车系统的实际运行机制动态实时仿真各种ATC策略,以评价各ATC策略的性能。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地铁交通ATC系统仿真研究平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仿真测试平台,用以研发地铁交通ATC系统。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其特征是,包括模拟轨道、与所述模拟轨道相配的模型车辆、沿所述模拟轨道铺设的轨道电路、与所述轨道电路连接的控制终端计算机、及与所述控制终端计算机相连的显示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轨道上还设有道岔、及与所述道岔相配的转辙机,所述转辙机经轨道电路与所述控制终端计算机相连。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拟轨道上设有点检测器,所述模型车辆的车轮上设有检测传感器,所述点检测器与检测传感器经无线信号相互收发信息;所述点检测器经轨道电路与所述控制终端计算机相连。
再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终端计算机包括依次相连的解码器、处理器和编码器,所述解码器与轨道电路输出端相连,所述编码器经混频器与轨道电路输入端相连。
又进一步地,所述模型车辆上设有依次与所述检测传感器相连的滤波分解器、及车辆控制器;所述模型车辆上还设有与所述检测传感器相连的信号发送器;所述车辆控制器和信号发送器均与车辆处理器相连。
又更进一步地,所述模拟轨道上还设有与轨道电路相连的信号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完成基于铁道沙盘系统的车辆控制、车站调度、轨道信号以及区间信号的设计;对轨道电路、道岔、信号之间的联锁关系以及系统功能进行分析,并设计相应的硬件设备,可对道岔和信号灯进行控制,对轨道电路信号进行采集,完成后的沙盘可实现基于微机联锁的集中控制。
2)实现轨道信号机的模拟分析,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编程实现对轨道信号机和道岔的控制;软件实现车站联锁、区间自动闭塞和区间半自动闭塞三大模拟子系统,实现对自动闭塞信号控制与自动道岔联动控制的深入研究。
3)仿真系统以线路参数、列车参数和调度信息为基础,对列车进行动态仿真和故障模拟,给出列车动态运行的全部过程及故障运行时状况,确定ATC系统的应急相应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城市轨道交通ATC系统仿真测试平台基本结构如图1-2所示,包括模拟轨道1、与模拟轨道1相配的模型车辆2、沿模拟轨道1铺设的轨道电路3、与轨道电路3连接的控制终端计算机4、及与控制终端计算机4相连的显示设备5。
模拟轨道1上设有道岔、及与道岔相配的转辙机,转辙机经轨道电路与控制终端计算机相连(图中未示)。
模拟轨道1上设有点检测器11,模型车辆2的车轮21上设有检测传感器22,点检测器11与检测传感器22经无线信号相互收发信息;点检测器11经轨道电路3与控制终端计算机4相连。
控制终端计算机4包括依次相连的解码器41、处理器42和编码器43,解码器41与轨道电路3输出端相连,编码器43与轨道电路3输入端相连。
模型车辆2上设有依次与检测传感器22相连的滤波分解器23、及车辆控制器24;模型车辆2上还设有与检测传感器22相连的信号发送器25;车辆控制器24和信号发送器25均与车辆处理器26相连。
模拟轨道1上还设有与轨道电路3相连的信号机12。
控制终端计算机通过轨道电路和点检测器向模型车辆发送控制信号、并接收模型车辆发回的反馈信号,同时根据反馈信号分析模型车辆运行状态;通过控制转辙机实现模型车辆的转轨运行;通过控制信号机模拟实际运行状况。
本实施例产品还预留与真实系统的通用接口,能对真实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功能实现进行检测和统计分析,方便系统测试和故障诊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31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