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器操纵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62522.5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1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进福;许德江;李传成;陆万里;张祚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9/04 | 分类号: | F16H59/04;F16C1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周建秋 |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器 操纵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具体地,涉及一种远距离手动变速操纵的载货汽车的变速操纵机构。
背景技术
当驾驶员座位离变速器较远时,通常在操纵杆与拨叉轴之间增加若干个传动件,组成远距离手动变速操纵机构。载货汽车的变速器操纵机构大多数为远距离手动操纵式,通常操纵杆通过十字轴式结构的旋转轴与底座连接,从而通过操纵杆的前后左右运动实现换挡操作。但是,在换挡方向上旋转轴与底座之间的配合易产生间隙,从而导致挡位不清和卡滞现象,造成换挡操作的不可靠。同时,该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中间传动机构多为柱面接触,摩擦系数较大,效率较低,影响操纵的灵活性、平顺性和回位性。另外,旋转轴和底座的材料一般均采用碳素结构钢,其摩擦力较大且磨损较严重,换挡操作的舒适性和和灵活性较差,零部件磨损严重。
同时,由于远距离手动操纵式变速器操纵机构的选挡行程较大,并且从动臂与选挡臂的连接处采用球头与衬套的配合方式。当选挡臂的运动行程较大时,从动臂球头的一部分会裸露在选挡臂衬套外,若操作者对操纵杆的用力较大,则从动臂球头容易从选挡臂衬套中脱出,选挡臂脱落,造成挂挡困难,从而影响整个变速器操纵机构的操作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该变速器操纵机构在换挡操作时灵活、平顺,并且可靠性和舒适性都较高。同时,该变速器操纵机构能够控制选挡行程,避免操作者用力过大,使得选挡臂脱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器操纵机构,该变速器操纵机构包括操纵杆、从动臂、选挡臂、换挡臂和底座,所述操纵杆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从动臂和所述换挡臂均与所述操纵杆固定连接,所述选挡臂与所述从动臂连接,其中,所述操纵杆与所述底座球铰接连接。
优选地,所述操纵杆的一端具有第一球头,所述底座上具有凸台,该凸台内设置有球头座,所述第一球头容纳在所述球头座内。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操纵机构还包括限位板,该限位板设置在所述凸台和所述球头座上方。
优选地,所述变速器操纵机构还包括橡胶垫,该橡胶垫设置在所述凸台内位于所述球头座与所述凸台之间。
优选地,所述选挡臂上具有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选挡臂由所述固定座分为连接部和选挡部,所述选挡部上形成有向下突出的所述限位块。
优选地,所述从动臂的一端具有第二球头,所述选挡臂的一端具有衬套,所述第二球头容纳于所述衬套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对操纵杆施加外力进行换档操纵时,操纵杆绕连接点做旋转运动,进行前后左右方向的换挡操作,从而完成变速器的变速。由于操纵杆与底座之间为球铰接,两者之间为球面接触,操作可靠性较高,避免了挡位不清。球铰接结构能够实现快速、灵活、准确的换挡,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操纵杆与底座的连接部分可采用聚甲醛材料制成,其耐磨性较高,摩擦较小,材料平滑、轻便,使得两者之间相对运动灵活、流畅、无卡滞现象,手感舒适。同时,各连接处可采用润滑脂润滑,使得操作更加灵活、顺畅。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变速器操纵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选挡臂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操纵杆 2 从动臂
3 选挡臂 4 换挡臂
5 底座 6 球头座
7 限位板 8 橡胶垫
11 第一球头 21 第二球头
31 衬套 32 限位块
33 连接部 34 选挡部
51 凸台 52 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25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真空辊真空箱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压缩机用增速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