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金属背栓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1614.1 | 申请日: | 2010-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6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俊;钱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俊;钱毅 |
| 主分类号: | F16B13/06 | 分类号: | F16B13/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 地址: | 310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金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扩孔型板材或基础锚固的紧固件,具体为一种建筑金属背栓。
背景技术
现有背栓主要为扩张环式及内旋进式,存在与锚孔结合不紧密或结合面不大的问题,抗拔力不高,且易造成螺杆拔出的失效情况。传统背栓组成零件多,生产和装配复杂,紧固的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金属背栓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一种建筑金属背栓,包括螺杆、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与螺杆套接配合,套筒下端部为膨胀结构,螺杆下端部为锥台形。
所述的一种建筑金属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下端部与套筒本体之间设置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凹槽。
所述的一种建筑金属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下端部等分为三瓣或者三瓣以上。
所述的一种建筑金属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接配合的套筒与螺杆外部设置外罩,所述的外罩由弹性材料制成。
所述的一种建筑金属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与外部连接件螺母之间设置弹性垫片、弹簧垫片。
所述的一种建筑金属背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下端部的锥台形与锚孔的锥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套筒下端部为膨胀结构,简洁、易于生产;
2.套筒下端部与套筒本体之间设置凹槽,能与锚孔配合紧密;
3.可采用敲击或锚枪挤压的方法,使套筒膨胀端部张开,锚固方法简便;
4.套筒与螺杆外部可设置弹性外罩,能获得更优良的抗震性能,且能与较薄或较脆材质板材结合,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5.本实用新型在与连接件螺母连接时,可加设弹性垫片,获得更佳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图1中套筒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套筒的主视图;
图6为套筒下端部等分为四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螺杆,2-套筒,3-外罩,4-弹性垫片,5-弹簧垫片,6-螺母,7-连接件,8-板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建筑金属背栓,包括螺杆1、套筒2,所述的套筒2与螺杆1套接配合,套筒2下端部为膨胀结构,螺杆1下端部为锥台形,锥台形与锚孔的锥度相同,配合紧密,套筒下端部与套筒本体之间设置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凹槽,方便套筒膨胀端部张开。
如图6所示,套筒2下端部可以等分为三瓣或者三瓣以上,一般为3至8片,在套筒2与螺杆1挤压时张开,可跟随锚孔变形,与锚孔配合。
如图7所示,套接配合的套筒2与螺杆1外部设置有外罩3,所述的外罩3由弹性材料制成,能获得更优良的抗震性能,且能与较薄或较脆材质的板材8结合,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如图8所示,螺杆1与外部连接件7连接时,螺杆1与螺母6之间可以加设弹性垫片4、弹簧垫片5,从而获得更佳的抗震性能,且能与较薄或较脆材质的板材8结合,获得更为广泛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俊;钱毅,未经刘华俊;钱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16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式胆道引流管及用其制成的引流全套装置
- 下一篇:驻极体式电容传声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