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工程形体异变报警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1560.9 | 申请日: | 2010-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3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曹如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如文 |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工程 形体 报警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报警装置,尤其涉及建筑工程形体异变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没有预先了解到建筑工程的异位变化,往往由此造成一些恶性的事故,造成建筑物坍塌,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损失。建筑物坍塌,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结构上的不合理,也就是设计上有缺陷,更多的是由于材料方面的原因,但如何能够对发生坍塌前的预兆及时发现,则可以相对低减少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建筑工程形体异变报警装置,可以将建筑物的异变信息及时报警,显示给现场的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工程形体异变报警装置,包括有调节螺钉、上盖、安装卡件、固定螺钉、电池仓、电路板、传息臂、连接螺栓、释放开关、开口挡圈、壳体、反光筒、弹簧座、弹簧、芯杆和卡锁弹簧组成。壳体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正方体的盒体形式,在壳体的上部,以穿入和穿出的形式,设置有传息臂,在稍离开壳体的传息臂上,设置有连接螺栓。在壳体的上端设置有上盖,在上盖居中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卡件,在安装卡件与上盖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螺钉。在壳体内居中的位置,垂直设置有芯杆,芯杆的下端,在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挡圈。在壳体的一侧,设置有释放开关;在壳体的另一侧,设置有弹簧座,弹簧座上设置有弹簧。在紧靠壳体内壁的位置,设置有反光筒。在壳体内基本居中的位置,设置有电池仓,电池仓内用于装入电池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在壳体内上部一侧,设置有电路板;在壳体内上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调节螺钉,调节螺钉的内端,连接设置有卡锁弹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工程形体异变报警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采用电池作为电源,所以携带和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建筑物形变的测量,尤其可用于对施工现场顶板变形量的测量。当变形量达到调定的量值时,警报器即启动报警,提醒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尽快采取安全措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建筑工程形体异变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调节螺钉 2-上盖 3-安装卡件 4-固定螺钉 5-电池仓 6-电路板 7-传息臂 8-连接螺栓 9-释放开关 10-开口挡圈 11-壳体 12-反光筒 13-弹簧座 14-弹簧 15-芯杆 16-卡锁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结合实施例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工程形体异变报警装置,包括有调节螺钉1、上盖2、安装卡件3、固定螺钉4、电池仓5、电路板6、传息臂7、连接螺栓8、释放开关9、开口挡圈10、壳体11、反光筒12、弹簧座13、弹簧14、芯杆15和卡锁弹簧16组成。壳体1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体件,整体呈正方体的盒体形式,在壳体11的上部,以穿入和穿出的形式,设置有传息臂7,在稍离开壳体11的传息臂7上,设置有连接螺栓8。在壳体11的上端设置有上盖2,在上盖2居中的位置,设置有安装卡件3,在安装卡件3与上盖2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固定螺钉4。在壳体11内居中的位置,垂直设置有芯杆15,芯杆15的下端,在壳体11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挡圈10。在壳体11的一侧,设置有释放开关9;在壳体11的另一侧,设置有弹簧座13,弹簧座13上设置有弹簧14。在紧靠壳体11内壁的位置,设置有反光筒12。在壳体11内基本居中的位置,设置有电池仓5,电池仓5内用于装入电池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在壳体11内上部一侧,设置有电路板6;在壳体11内上部的另一侧,设置有调节螺钉1,调节螺钉1的内端,连接设置有卡锁弹簧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建筑工程形体异变报警装置,整体结构简单,采用电池作为电源,所以携带和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对建筑物形变的测量,尤其可用于对施工现场顶板变形量的测量。当变形量达到调定的量值时,警报器即启动报警,提醒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尽快采取安全措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如文,未经曹如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15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姿态测量终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电缆绝缘层参数测量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