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1203.2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9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贤波 |
| 主分类号: | H05B3/34 | 分类号: | H05B3/34;H05B3/02 |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南方商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5 | 代理人: | 郭建平 |
| 地址: | 3172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电热 超薄 多用 护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属于文具办公用品中的电热取暖垫产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大量在家庭和办公室中使用的电热台板,以其实用、舒适和保健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推广使用,但目前使用的这种电热台板,其结构是由:较厚实的刚性的发热台板和玻璃面板构成,在刚性的发热台板中铺设有发热用的电热丝,由于结构所限,现使用的电热台板,存在着较多的缺陷:一是结构比较笨重;二是由于采用的是普通的电热丝,采用盘绕的结构铺设于刚性的发热台板中,因为材料和结构的原因而无法致密地盘绕,所以发热不均匀,耗能较大;三是面板采用的是玻璃面板,存在着爆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颖的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采用电热铜箔与碳纤维发热技术,以实现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结构轻便和安全节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所述的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的中间设置有正、负极电热铜箔,在正、负极电热铜箔之间设置有碳纤维纸,在电热铜箔、碳纤维纸的上面包裹有上绝缘板,在电热铜箔、碳纤维纸的底面包裹有下绝缘板,电源线的正、负极导线与正、负极电热铜箔相连接。
在所述的上绝缘板上面还包裹或复合有一层装饰层。
在上绝缘板与装饰层之间还粘贴或喷涂有电磁屏蔽材料。
在所述的下绝缘板的底部还包裹或复合有一层橡胶或塑胶防滑层。
在上绝缘板、下绝缘板上各涂覆有一层热融胶膜,上绝缘板、下绝缘板通过该热融胶膜层与电热铜箔、碳纤维纸相粘合。
上绝缘板、下绝缘板为聚脂片或环氧聚脂片材料。
在电源线上设置有带指示灯的接线盒,或在电源线上设置带指示灯的接线盒与调温开关。
在带指示灯的接线盒中设置有双金属片或半导体的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彻底解决了现有电热台板笨重的结构、高耗能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具有:结构新颖超薄轻巧、外形美观、发热均匀、节能安全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的电源线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2中:1、电热铜箔; 2、碳纤维纸; 3、上绝缘板;
4、装饰层; 5、下绝缘板; 6、橡胶或塑胶防滑层;
图3中:1、电热铜箔; 2、碳纤维纸; 3、上绝缘板;
4、装饰层; 5、下绝缘板; 6、橡胶或塑胶防滑层;
7、带指示灯的接线盒; 8、电源输入插头; 9、调温开关;
10、电源插头;
图4中:71、带指示灯的接线盒体; 72、接线盒体盖; 73、电源输入插口;
74、导线; 8、电源输入插头; 9、调温开关;
10、电源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包括:电热铜箔1、碳纤维纸2、上绝缘板3、装饰层4、下绝缘板5、橡胶或塑胶防滑层6、热融胶膜、电源线结构。
电源线,包括:带指示灯的接线盒7、电源输入插头8、调温开关9、电源插头10结构。
接线盒7,包括:带指示灯的接线盒体71、接线盒体盖72、电源输入插口73、温控器、导线74结构。
电热铜箔1,由起电极正极功能作用的电热铜箔和起电极负极功能作用的电热铜箔所构成,也称之为正、负极电热铜箔1。
一种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所述的节能电热超薄多用护手垫的中间设置有正、负极电热铜箔1,在正、负极电热铜箔1之间设置有碳纤维纸2,在电热铜箔1、碳纤维纸2的上面包裹有上绝缘板3,在电热铜箔1、碳纤维纸2的底面包裹有下绝缘板5,电源线的正、负极导线74与正、负极电热铜箔1相连接。
在所述的上绝缘板3上面还包裹或复合有一层装饰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贤波,未经张贤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1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