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小提琴琴腰保护套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0996.6 | 申请日: | 2010-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李腊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腊 |
| 主分类号: | G10G1/00 | 分类号: | G10G1/00;G10G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王明霞 |
| 地址: | 10003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小 提琴 琴腰保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小提琴或中提琴位于持弓一侧的琴腰上的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提琴一类演奏乐器中,都是利用琴弓与琴弦相互摩擦而发出各种音调,琴弓一般是利用马尾缚在弓杆的两端形成,琴弓手持一侧固定马尾的马尾库由硬质材料制成,并包有金属块。图2为琴腰的结构示意图,在拉琴时不注意的话,金属块或马尾库常会与中小提琴琴腰4上的上侧边或琴角发生磕碰,而提琴上边的面板是采用非常轻质的木材制成,经常磕碰的话,不但提琴会发生破损,还会影响发音和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保护提琴上侧的琴腰和琴角不受琴弓的磕碰,进而损坏提琴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方便且与提琴琴腰琴角锲合一体的琴腰保护装置,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中小提琴琴腰保护套,其特征在于,保护套的形状与琴腰的形状一致为“C”形,保护套包括上平面和与平面垂直的侧立面,所述侧立面上与上平面相交的地方有包容琴腰棱边的凹槽,保护套的两端有锲合琴角的套角。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套角的形状为梯形。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套由内层的固形层和表面的包覆层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包覆层的四周包裹在固形层的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套采用皮革整体压制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保护套采用橡胶或塑料整体浇铸而成。
本方案利用与琴腰形状一致的保护套,卡在琴腰的上侧边,缓冲和避免了琴弓对琴腰和琴角的磕碰。保护套紧贴在琴腰的侧边棱上,不会影响琴弓的运动,整个保护套的形状与琴腰的形状吻合,使保护套的两端能够贴合琴腰的曲线,不会因为接合处的凸起而影响卡合的 稳定性。保护套两端的套角不但起到保护琴角的作用,还有利于保护套的卡合固定。本方案的保护套能够紧密的卡合在提琴的琴腰上,防止和缓解了弓弦对提琴的磕碰,而且对演奏者挥动琴弓不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提琴琴腰示意图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方案的琴腰保护套采用皮革材料整体压制而成,也可以采用橡胶或塑料浇铸成。保护套的形状与提琴琴腰4弧度形状一致大致为“C”形,包括一个与琴面贴合的上平面1,一个与提琴侧板贴合的侧立面2,上平面和侧立面之间也可以采用单独部分组合而成。提琴的侧边都有凸出的棱边,为使保护套更紧密的卡合在琴腰上,在侧立面上与上平面接合处有一道凹槽3,凹槽的形状和结构与提琴琴腰处的棱边相同且将棱边容纳在内。保护套的两端有锲合琴角6的套角4。在采用皮质材料时,可以采用整张材料制作保护套,也可以采用多块皮革拼接成保护套,还可以利用多层皮革制成保护套。本方案优选采用两层皮革制作保护套,其中内层采用较为坚硬的皮革制成固形层,外层利用柔软性好的皮革以固形层为基础包覆在固形层表面形成包覆层,包覆层的四周向下将固形层的四周包裹住,防止多层结构的保护套边缘开裂。
如图1所示,保护套的尺寸需要稍大于对应安装的提琴琴腰尺寸,这样,保护套在卡入琴腰后才能利用琴角的反弹力使保护套紧紧贴在琴腰内。其中套角4为一个梯形结构,此结构使套角后面的保护边有个转折点,从而能够更好的紧贴琴身而不翘起,也就不对演奏者挥动琴弓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腊,未经李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09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安全场所用分支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驱动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