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流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60096.1 | 申请日: | 2010-12-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541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胜利 |
| 主分类号: | F16L9/19 | 分类号: | F16L9/1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5000 安徽省黄山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流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输送流体的管子,具体是一种能同时通过两种流体而互不混淆的双流管,包括配件双流直通、双流渐缩管、双流三通、双流阀门和双流密封件。
二、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而且水资源浪费严重——大量污水特别是生活用水没有被回收利用而白白地流掉,回收净化后的中水的利用率也很低,更遗憾的是宝贵的有机肥原料——人类的粪便水(以下简称“粪水”),不仅成了污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而且还要花大力气把它净化掉,等等。
现有的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污系统都是采用圆形单流管子(只有一个圆形空腔)构建,一条管道不能同时容纳两种水流,否则就会“同流合污”、融为一体,无法解决中水“广泛利用”和粪水“回收利用”的两大问题。如果再增设两条管道,分别输送中水和回收粪水,势必会大幅度增加投资、建设成本和工作量,且管道多占用空间多,既不简 洁也不方便,实践中难以推开。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让中水和自来水,在一条管道内的两个通道中同时流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能让粪水和其他污水(居民户和各行各业排出来的除粪便水以外的污水,以下简称“污水”)在一条管道内的两个通道中同时流入污水处理厂,分别回收利用的双流管。
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管子空腔隔离的构思,从而增加了自身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1)在一个圆形管子空腔内,设置一道相当于管子长度、管壁厚度,两边与管壁相连的隔离壁(可以根据流经两种流体流量的大小,任意摆设具体位置),形成有两个半圆空腔(可以一样大,也可以一大一小。以下简称“A”、“B”通道)的双流管(1),使一个管子内同时通过两种流体而“井水不犯河水”有了条件;配件双流直通(3)、双流渐缩管(5),与双流管一样在其圆形管空腔内设有一道隔离壁,形成了两个半圆空腔;配件双流三通(4),在圆形管道空腔内,除与双流管一样设有一道隔离壁,形成两个半圆空腔外,还在其中心“+”形的一侧设有一个宽约管道内半径的分流构造;配件双流闸阀(6-1), 在圆形管道空腔内,除与双流管一样设有一道隔离壁,形成两个半圆空腔外,还在其中心隔离壁两边设有两扇闸门;配件双流球阀(6-2),在圆形管道空腔内,除与双流管一样设有一道隔离壁,形成两个半圆空腔外,还在其中心隔离壁两边设有两个中间有圆洞的球体;配件双流密封件(2),与双流管相适应的、在其圆形内空设一道相当于密封件厚度、圈边宽度、两边与圈边相连的隔离带,形成了两个半圆空形状。
(2)根据实际需要,将不同规格的双流管子铺设成城市供水和排污两条管道,从主管通支管,从始点至终点,从源头到用户,形成即相对独立,又相互贯通循环的两大管网——即城市供水系统和城市排污系统。
(3)在抽水马桶(厕所)出水口,用单流管从源头上就将粪水接进双流排污管道的B通道,与双流排污管道A通道中的污水一起流进污水处理厂分别处理:粪水经过有沉淀、发酵等技术处理后,产生的沼气可用于发电或制作成燃气送往市场出售,剩下的粪便泥,脱水、加工成有机肥卖给农民;污水经净化技术处理后,达标的污水排入江河,达标的中水注入双流供水管道的B通道(按吨计费),与双流供水管道A通道中的自来水一起流进千家万户、各行各业,作为生活、生产用水 出售给用户(按吨收费),反复循环的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用双流管铺设城市供水管道和排污管道,其投资额度、实施方案、施工量、所需管子数量以及占用空间,均与用单流管差不多。与单流管相比,双流管是一根管子顶两根用、两条管道顶四条用。投入差不多,但产出却是翻翻,经济、高效。更重要的是用双流管构建城市供水系统和排污系统,使广泛利用中水和单独回收粪便水,由可能变成了现实。这是在实现污水资源化方面迈出了新的一步,对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和多重效益。可以说,双流管在污水资源化方面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2)中水得以广泛使用,这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非常经济的新水源,减少了远距离引水的巨额投资;又可以减少新鲜自来水用量,相应减少了城市自来水处理设施的投资;污水处理企业的经济效益必将随之大幅度提高,人们投资于污水处理事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政府也会因此卸下污水处理经费的大包袱,中水回收利用工作自然会开创出良性循环的新局面。而且中水每吨的价格要比自来水低1至1.5倍,用户水费支出也相应减少,利国又利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胜利,未经李胜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00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轴椭圆等厚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导轮座装配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