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流电机流量计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60081.5 | 申请日: | 2010-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02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贺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F1/075 | 分类号: | G01F1/075;G01F1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机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机流量计,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流量测量精确,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的直流电机流量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流量计,如椭圆齿轮流量计、涡街流量计、电磁流量计等,大都价格昂贵,每台设备价格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且设备结构较为复杂,拆装不便,出现故障不易维修,大部分设备都需要电池供电,能源消耗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降低流量测量的成本,简化流量计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直流电机流量计,该流量计不仅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测量精确度高,而且拆装方便,易于维修,尤其适用于小流量,如0.03L/min~40.00L/min的精确测量,测量重复性好,其中,“指针式”直流电机流量计不需电池供电,节约能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仪器装置包括壳体(1)、锥管(2)、片形叶轮(3)、直流电机(4)、电压表头(5),所述壳体(1)中悬置一片形叶轮(3),入水口端的锥管(2)对着片形叶轮(3)的某一点,其特征在于,悬置片形叶轮(3)的细轴和直流电机(4)上的轴通过两个小齿轮连接,直流电机(4)的电压输出端接电压表头(5),电压表头(5)可附着在壳体(1)上,也可以和壳体(1)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机流量计中,其中,所述电压表头(5)为指针式表头,所述直流电机(4)为微型直流电机,通过把直流电机(4)反置,直流电机(4)便成为一个小型发电机,输出数伏的电压。直流电机(4)的电压输出端连接电压表头(5),通过使用电压表头(5),可把电压转化成对应流量值,并在表壳上标示出来。电压表头(5)上刻度数越多越好,便于提高测量精度。电压表头(5)可以如图1附着在壳体(1)上,也可以如图2和壳体(1)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机流量计中,其中,所述壳体(1)为方形筒,材料为塑料或者不锈钢,所述壳体(1)上下两底分别接两螺口,作为进水口和出水口,螺口半径根据需要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机流量计中,其中,所述锥管(2)的材料为塑料或不锈钢,锥管(2)的长度(L)为5.00cm,锥口半径(r)最大为2.0mm,为圆形口,锥口离片形叶轮(3)的距离为3.0mm。从锥管(2)流下的流体打在片形叶轮(3)的某一固定点上,该固定点靠近片形叶轮(3)叶片的边沿,离边沿的距离不小于1.0mm。通过使用锥管(2),流体被导直,流量测量的精确度和重复性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机流量计中,其中,所述片形叶轮(3)的叶片半径(R)在0.80cm~2.50cm的范围内,叶片数目最小为3片,片形叶轮(3)的材料为塑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流电机流量计中,其中,直流电机(4)的电压输出端也可与单片机(6)连接,单片机(6)和LCD显示屏(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直流电机流量计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方便,便于维修,仪器的精确度高,重复性好。“指针式”直流电机流量计不需外接电源,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指针式”直流电机流量计的一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指针式”直流电机流量计的分体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数字式”直流电机流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锥管,3.片形叶轮,4.直流电机,5.电压表头,6.单片机,7.LCD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直流电机流量计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指针式”直流电机流量计的一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锥管(2)、片形叶轮(3)、直流电机(4)、电压表头(5)。所述片形叶轮(3)固定在细轴上,细轴穿过壳体(1)两端的圆形孔,把片形叶轮(3)悬置于壳体(1)中。把直流电机(4)反置,悬置片形叶轮(3)的细轴和直流电机(4)上的轴通过两个小齿轮连接,直流电机(4)的电压输出端和电压表头(5)连接,直流电机(4)和电压表头(5)连接均附着在壳体(1)上。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未经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600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电直读水表
- 下一篇:新型蒸汽计量仪表自伴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