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学生座椅的椅背调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9287.6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95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谊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德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3/24 | 分类号: | A47C3/24;A47C7/02;A47C7/40;A47B39/0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汤保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学生 座椅 椅背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提供小朋友或学生坐着,以配合桌子使用的学生座椅,尤指其椅背是可调整前后位置,以配合不同身形的小朋友或学生利用。
背景技术
其小朋友或学生于读书、写字或画图时,都会利用书桌与椅子的配合,让小朋友或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姿势进行阅读、书写与画画,但是,一般的椅子高度、椅背深度都固定,而小朋友的身材却不固定,当以一般的椅子供小朋友使用时,其椅子的大小显得过于大且深,不适合小朋友的利用,而虽然有配合小朋友的身材设计的椅子,该椅子是将椅子的高度与椅背的深度都设置较浅,以提供小朋友更舒适与安全的利用,但是此种配合小朋友的椅子,也无法全面性的配合小朋友使用,因为小朋友的身材会由小逐渐长高,该原本适合的椅子也会变的越来越不适合。
其椅子的所以不适合小朋友的利用,主要是因为小朋友坐在椅子上时,背部应该是要靠在椅背上,以支撑身体的挺直,但是小朋友的大腿较短,如果背部太后面则无法以椅背供背部贴靠,会让姿势逐渐变形,而如果太前面又会无法完整坐在椅垫上,坐的较不舒适,因此如何设计一能够随时方便调整的椅背,以配合小朋友身材作调整的结构,创作人乃思及创作的意念,遂以多年的经验加以设计,经多方探讨并试作样品试验,及多次修正改良,乃推出本实用新型。
有鉴于此,创作人本于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的制造开发与设计经验,针对上述的目标,详加设计与审慎评估后,终得一确具实用性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按,已知的椅子提供身材小的小朋友或学生使用较不适合,通常背部无法贴靠在椅背上,会让姿势逐渐变形,或是无法完整坐在椅垫上,坐的较不舒适,且小朋友的身高是逐日变化,不方便准备多张不同规格的椅子,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
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学生座椅的椅背调整结构,其是由一椅座后方配合以一调整组结合一椅背而成,其中,椅座上方设置有椅垫,椅垫下方处的连接座是设置有公调整座,而公调整座的外侧边并顺着平行方向依序设置有若干的限位槽,另椅座的公调整座下延伸设有可调整高度的椅脚,调整组是由一控制把手、一结合座及一弹性元件所组成,控制把手其是一L形状,外侧为延伸出的控制柄,中段处往内设置有一延伸出的限位杆,另控制把手的外端部,还设有一延伸出而小于限位杆角度的限制杆,结合座的横向处设置有包覆槽,并于中段处设有一透空槽,结合座并是利用锁结或其它手段与椅背上母调整座的结合部固定,弹性元件两边分别延伸出有一固定脚,椅背上垂直延伸出有背靠垫,下方弯曲水平处设置有一母调整座,母调整座内部设有轨道槽,一边处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还透设有一镂空槽通往轨道槽;由上述结构,弹性元件穿设于控制把手,且一边的固定脚扣于限位杆,结合座以包覆槽供控制把手设置,弹性元件另一固定脚扣于空槽,调整组以结合座设在椅背的母调整座的结合部,控制把手的限位杆被弹性元件推往镂空槽,椅背利用母调整座的轨道槽套设于椅座的公调整座,通过透空槽的限位杆卡固于椅座的其一限位槽,由上述结构,可组成学生座椅的椅背调整结构。
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乃是提供学生座椅的椅背调整结构,椅座后结合的椅背,其椅垫前端与背靠垫间的距离,是能够做调整,且调整后能确实固定,该是将调整组的控制把手上扳而转动,使限位杆被旋动由镂空槽处脱离限位槽,令椅座的公调整座与椅背的母调整座间失去限位,以让母调整座能于公调整座上前后位移调整,当镂空槽移到其它限位槽时,再松开控制把手, 控制把手即会被弹性元件扭转回重新固定,使限位杆再度卡固于椅座的其它限位槽,以得到椅背背靠垫跟椅座椅垫的距离调整,使用性更佳,可适用于不同身高的小朋友安全与舒适的坐。
附图说明
为使审查员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请配合附图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局部立体分解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A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卡固的前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卡固于前方的侧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解除卡固准备调整位移的前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卡固于后方的侧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德企业有限公司,未经瑞德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92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缠绕式压砖机的主机框架
- 下一篇:数控木屋自动出榫机的排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