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非织造布上胶复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8635.8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4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成;李磊;郭秉臣;曾鹏程;李丹丹;丛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08 | 分类号: | B05C1/08;B05C11/04;B05C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张金亭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织造 布上胶 复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织造布上胶复合装置,特别设计一种多层非织造布上胶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上胶复合机在纺织品复合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上胶复合属于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传统的上胶方法是人工用刷子把胶水涂在需要上胶的地方,这样既费时又耗力。目前,普遍使用的是两层上胶复合机,少数的三层上胶复合机采用分离的上下两层上胶复合机构,机器体积大,占地面积大。目前检索到的相关专利有:1)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720046817.8公开了一种云母纸上胶机械,包括设置在云母纸卷后的导辊装置,导辊装置后设置由上、下辊组成的一组上胶辊,且该组上胶辊中的下辊部分浸在胶槽中,上胶辊后设置烘道,烘道中设置输送带,输送带后设置导出辊,导出辊后设置收卷辊。该机械上胶方便,但是,没有刮刀,上胶不均匀。2)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0780040111.3公开了一种上胶设备,其具有:至少一个可被驱动得围绕着其辊轴线回转的胶辊;至少一个用于在胶辊的圆周面上产生一个初级胶覆层的胶施加和分配元件;以及至少一个胶刮刀,该胶刮刀用一个刮刀区段以一个通过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产生的压紧力压紧地靠触在胶辊的一个沿着辊轴线的方向延伸并且沿着胶辊旋转方向跟随在给胶装置后面的圆周区域上,该设备上较均匀,但是不能实现三层上胶。因此,现有的上胶复合装置要么不能实现三层上胶复合,要么机器体积大,占地面积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机器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成本低的多层非织造布上胶复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层非织造布上胶复合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下层上胶机构,所述下层上胶机构的上方设有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上层上胶机构,所述上层上胶机构与所述下层上胶机构相同,所述上层上胶机构包括成对设置的上胶辊和位于其上部的压辊。
所述上胶辊的一侧设有刮胶刀,所述刮胶刀固定在刀座上,所述刀座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所述刀座上设有刮胶刀安装长孔,所述刮刀通过所述刮胶刀安装长孔与所述刀座用紧固件固定。
所述支架上设有圆弧形刀座安装长孔,所述刀座通过销轴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刀座通过所述圆弧形刀座安装长孔与所述支架用紧固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在下层上胶机构的上方设置上层上胶机构的结构,不仅实现了既能两层非织造布上胶复合,又能实现三层非织造布上胶复合,同时,设备体积小,占地面积小,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局部视图。
图中:1、机架,2、第二导布辊,3、第三导布辊,4、下层上胶机构,5、第四导布辊,6、第五导布辊,7、上层上胶机构,7-1、支架,7-2、圆弧形刀座安装长孔,7-3、刮胶刀,7-4、压辊,7-5、上胶辊,7-6、刮胶刀安装长孔,7-7、刀座,8、第一层非织造布,9、第二层非织造布,10、第三层非织造布,11、第一导布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图2,一种多层非织造布上胶复合装置,包括上层上胶机构7和下层上胶机构4,两个上胶机构分别固定在机架1上,上层上胶机构7和下层上胶机构4结构相同,上层上胶机构7包括成对设置的一个上胶辊7-5和一个位于其上部的压辊7-4,上胶辊7-5一侧设有刮胶刀7-3,刮胶刀7-3固定于刀座7-7上,刀座7-7固定于支架7-1上,支架7-1固定在机架1上。
在刀座7-7上沿垂直于上胶辊轴线的方向设有刮胶刀安装长孔7-6,刮胶刀7-3与刀座7-7通过安装长孔7-6用螺栓连接。上述结构便于刮胶刀7-3前后位置的调整,以调整上胶厚度。
在支架7-1上设有圆弧形刀座安装长孔7-2,刀座7-7通过销轴连接在支架7-1上,上述结构便于刮胶刀7-3倾斜角度的调整,以适用不同粘度的胶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第一层非织造布8经下层上胶机构4上胶后,再经第三导布辊3反向;第二层非织造布9经第一导布辊11、第二导布辊2和第四导布辊5导向后直接与上完胶的第一层非织造布8复合;第三层非织造布10经第一导布辊11、第二导布辊2、第四导布辊5和第五导布辊6导向后进入上层上胶机构7上胶后与复合后的第一层、第二层非织造布复合。
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工业大学;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6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打胶枪
- 下一篇:原油储油罐泡沫油消泡旋喷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