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极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8516.2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50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发明(设计)人: | 许松;卢舜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崧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潘中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电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极片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的结构设计是将除极片的极耳部位外的其他部位设置为活性物质涂覆区域,在电池组的装配过程中,负极极片需要将正极极片完全包覆,为避免负极极片不能完全包覆正极极片的情况,通常是把负极极片的长度和宽度尺寸设计成大于正极极片的长度和宽度尺寸,便于在电池极片叠片过程中可以将正极极片放置于负极极片的中间。
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正负极极片结构设计存在一定的缺陷,容易引起安全事故。例如,使用极片模具在冲切电极极片的过程中,由于涂覆区域的涂覆材料是粘结在基材上的,很容易造成正负极极片的边缘在冲切时大量掉粉(涂覆材料)的情况,降低了电极极片的良品率。同时,由于冲切的震动,已经造成涂覆在电极极片边缘的涂覆材料的松动,在后续经电解液浸泡后,电极极片边缘的涂覆材料极易脱落随电解液流动,导致短路起火。
另一方面,电池正负极极片在叠片时需要使用隔膜反复将正负电极极片包覆,由于正极极片的长度和宽度尺寸比负极极片的长度和宽度尺寸小,拉紧的隔膜很容易造成正极极片的移位,使正负极极片错位,导致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负极析锂,进而起火燃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极片,可以使正极冲切极片和负极冲切极片准确对位,避免了冲切模具在冲切正负极极片的边缘过程中掉粉(活性物质)状况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锂离子电池装配的生产效率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极片,包括正极冲切极片和负极冲切极片,所述正极冲切极片和所述负极冲切极片的形状和尺寸设置相同,所述电极极片的极片本体上设置涂覆区,所述涂覆区位于所述极片本体的中部,所述涂覆区的周围设置环状基带。
所述正极冲切极片包括正极极片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正极极片上的极耳,所述正极极片本体的中部设置涂覆区,所述涂覆区的周围设置环状基带;所述负极冲切极片包括负极极片本体和设置在所述负极极片上的极耳,所述负极极片本体的中部设置涂覆区,所述涂覆区的周围设置环状基带,所述正极极片本体中部设置的涂覆区的面积小于所述负极极片本体中部设置的涂覆区的面积。
所述正极极片本体设置环状基带的面积大于所述负极极片本体中部设置的环状基带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正极极片本体设置环状基带的宽度比所述负极极片本体中部设置的环状基带的宽度大1-3mm。
优选的,所述涂覆区呈方状,所述环状基带位于所述电极极片的所述极片本体的边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极片,由于正极冲切极片和负极冲切极片的形状和尺寸设置相同,操作者在反复折叠隔膜形成电池组的过程中可以避免因正极极片的尺寸比负极极片的尺寸偏小导致的隔膜拉紧过程中正极极片朝向负极极片一端偏位现象的发生,使得正极冲切极片和负极冲切极片准确对位;又由于在正极冲切极片和负极冲切极片的边缘分别设置环状基带,避免了冲切模具在冲切正负极极片的边缘过程中掉粉(活性物质)状况,更不会发生由于冲切震动引起的极片边缘涂覆材料脱离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了锂离子电池装配的生产效率以及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极片,包括正极冲切极片1和负极冲切极片2,所述正极冲切极片1和所述负极冲切极片2的形状和尺寸设置相同,所述电极极片的极片本体上设置涂覆区,所述涂覆区位于所述极片本体的中部,所述涂覆区的周围设置环状基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崧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崧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8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通三通组套
- 下一篇:一种风光互补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