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侧风出料系统的沸腾干燥机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7637.5 | 申请日: | 201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26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焕武;杨增志;张树森;杨国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旭锐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3/08 | 分类号: | F26B3/08;F26B25/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纪辰 |
地址: | 262714 山东省潍坊市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侧风出料 系统 沸腾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沸腾干燥机。
背景技术
以往的沸腾干燥机,由于鼓风机只在机床下方吹风,以往采取的放料方式都不能很干净,速度也很慢,每放一批料,都会在机床上残留约10公分的一层物料。这样,既缩小了干燥机容积,又对后续物料的干燥造成干扰,降低了干燥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快速放料且放料干净,提高干燥效率的带侧风出料系统的沸腾干燥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带侧风出料系统的沸腾干燥机,包括沸腾床,所述沸腾床上方设有干燥室,所述沸腾床下方设有进风室;所述干燥室内设有干燥装置,所述干燥室一侧上部设有进料口,相对的另一侧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干燥室的顶部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室通过底风道与热风源相通;所述热风源与所述干燥室之间设有侧风道,所述侧风道的出风口靠近所述沸腾床并与所述进料口相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风道出风口的开口宽度与所述沸腾床的宽度相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底风道包括底风管道和设置于所述底风管道上的底风闸阀;所述侧风道包括侧风管道和设置于所述侧风管道上的侧风闸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热风源包括顺序串接的鼓风机和加热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侧进风出料系统,可以使放料干净,减少了床体表面余料,即增大了干燥容积,每次放料比以前增加1/5干燥量,提高了干燥效率。还加快了放料速度。更避免了物料长时间存留干燥机内变色的弊端,保证了产品色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示意图;
图中:1-沸腾床;2-干燥室;3-进风室;4-干燥装置;5-进料口;6-出料口;7-出风口;8-侧风道出风口;9-底风管道;10-底风闸阀;11-侧风管道;12-侧风闸阀;13-鼓风机;14-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附图所示,带侧风出料系统的沸腾干燥机,包括沸腾床1,所述沸腾床1上方设有干燥室2,所述沸腾床1下方设有进风室3;所述干燥室2内设有干燥装置4,所述干燥室2一侧上部设有进料口5,相对的另一侧下部设有出料口6,所述干燥室2的顶部设有出风口7;所述进风室3通过底风道与热风源相通;所述热风源与所述干燥室2之间设有侧风道,所述侧风道的出风口8靠近所述沸腾床1并与所述进料口5相对。
所述侧风道出风口8的开口宽度与所述沸腾床1的宽度相当。
所述底风道包括底风管道9和设置于所述底风管道9上的底风闸阀10;所述侧风道包括侧风管道11和设置于所述侧风管道11上的侧风闸阀12。
所述热风源包括顺序串接的鼓风机13和加热器14。
散粒状物料由进料口5加入所述干燥室2中。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加热后由鼓风机13送入沸腾床1底部,与固体物料接触形成沸腾状态,达到气固体的热质交换。干燥完毕后,关闭底风闸阀10,打开侧风闸阀12,使干燥后的物料快速从出料口6排除。废气由所述出风口7排出,经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排空。干燥物料全部排完后,再进行第二批物料的干燥。
本实施例可操作性强容易制造组装,且成本低,可安装于所有粒状物料的干燥机上。可应用于化工原料、食品、粮食加工、饲料的干燥作业。
通过本实施例的放料时,其一、放料干净,减少了床体表面余料,即增大了干燥容积,每次放料比以前增加五分之一的干燥量,提高了干燥效率。其二、加快了放料速度。其三、避免了物料长时间存留干燥机内变色的弊端,保证了产品色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旭锐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旭锐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76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