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参量均衡可调的无线麦克风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7138.6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93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曾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健 |
主分类号: | H04R1/08 | 分类号: | H04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四川省自贡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量 均衡 可调 无线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麦克风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带有调音功能的无线麦克风。
背景技术
麦克风在现有音响系统中的地位属于音响的配件,而音箱、功放、调音台、均衡器、压限器等才是主件,所以在选配音响系统时都是选定好音箱、功放等主件后,再来选配麦克风。但麦克风、功放、音响等设备是由不同的厂家生产,其频响特性各不相同,高音、中音、低音等有不同效果的提升和衰减,故相互之间的匹配困难。
经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匹配问题:麦克风,功放,音响的音频特性不匹配,例如各个设备都是高音多,最后叠加的效果是高音特多,就会产生高音的啸叫,反之低音都多,则会产生低频的共振;
2、音质主观评价问题:即不同的使用者对音质的要求和效果各不相同,对于不能调整的音响系统是无法满足不同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3、啸叫问题:不同的使用环境会产生不同的啸叫频率点,例如不能单一衰减啸叫频率点,则只有减小音量,造成使用麦克风的人必须提高音量,从而感觉发声很吃力;
现有的办法是更换麦克风拾音头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麦克风拾音头不可能量身订做,那样成本过高,不可能实现批量生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麦克风在低成本的情况下增加调音的功能,从而克服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参量均衡可调的无线麦克风,其结构包括无线麦克风以及与无线麦克风匹配连接的无线接收机,其无线麦克风内置有信号发射器,无线接收机内设有带参量均衡器的调音模组、接收机主板、接收天线,调音模组与接收机主板相接,接收机主板与接收天线相连。
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的均衡器为中频参量均衡器和/或低音棚架均衡器和/或高音棚架均衡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无线接收机中首创增加均衡器的调音功能,完美、全面的解决了使用者对无线麦克风系统的若干常见问题,其调音模组的均衡器针对不同的调音需求,设置有3段、4段等不同的规格,以实现基本的调音功能,将调音模组直接置于无线接收机内部,共用了无线接收机的机壳,电源,连接线,开关,包装印刷等,节约了大量成本,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实用性得以保证,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无线麦克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无线接收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无线接收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调音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网络拓扑图。
图中,1、无线麦克风,2、无线接收机,3、信号发射器,4、调音模组,5、接收机主板,6、接收天线,7、中频参量均衡器,8、低音棚架均衡器、9、高音棚架均衡器。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5所示,信号发射器3置于无线麦克风1的内部,设于无线接收机2内部的接收机主板5分别与调音模组4、接收天线6相连,调音模组4上集成有三个中频参量均衡器7、一个低音棚架均衡器8以及一个高音棚架均衡器9,使其具有更多的频率点可以进行调整,无线麦克风1通过信号发射器3与无线接收机2实现无线匹配连接。
结合图5所示,其工作原理是:无线麦克风1的信号发射器3采集声音信号,并将其声音信号转换为无线信号发送给无线接收机2,接收机主板5把从接收天线6进入的无线信号经解压转变为音频信号并输出给调音模组4,调音模组4针对不同的要求在各个均衡器上进行调整后输回到接收机主板5,再从接收机主板5的信号输出端输出至功放再传到音箱以完成扩音。
由于调音模组4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以三段式均衡器为例来说明其调音工作原理:调音模组4不是采用固定频率点的均衡器,而是将整个音频频率的范围分为三个频率段进行均衡处理:
低音棚架均衡器8:是以低音80Hz或是100Hz为中心的一段区域,它的上限可延伸到300Hz,下限可延伸至20Hz;高音棚架均衡器9是以高音频率10kHz或是8kHz为中心频点,它的上延可达到16kHz,下延可达到5~6kHz;中频参量均衡器7的调整范围是200~6kHz。中频参量均衡器7全频率段的中心频率可以调整,提升或衰减量可以调整,还可调整其带宽(即调整Q值)。这样就能够覆盖整个音频频率范围,并能够进行较为精确的频响特性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健,未经曾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71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代存电话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客户服务中心外呼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