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自动监测的采样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6402.4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03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辉;黄志新;衣学文;方方;钱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金山区环境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地址: | 2005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线 自动 监测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体和污染因子的采样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在线自动监测的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环境自动在线监测方面的采样设备已经有所应用,但目前的采样设备多数只具有简单的采样功能,且常规气体和特征污染因子基本为独立的采样管路,缺乏对样品的温度、采样系统的维护保养以及同步校准接口的功能设置,对自动监测系统设备的进样质量保障,系统的维护保养等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且降低了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全程恒温加热、采样兼校准,可扩展性好,注重细节,实用性更强、功能完善,同时适用于常规气体和特征污染因子的在线自动监测的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在线自动监测的采样装置,该采样装置设在在线监测系统的站房的房顶上以及房内,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采样机构、加热机构、固定机构和动力机构,所述的采样机构设在采样装置的顶部,所述的加热机构设在采样机构的下部,所述的固定机构设在采样机构的下部及采样装置的底部,所述的动力机构设在采样装置的下部。
所述的采样机构包括防雨锥形采样头、不锈钢采样管道和采样管总控制阀,所述的防雨锥形采样头经采样弯管接口与不锈钢采样管道连接,所述的采样管总控制阀设在不锈钢采样管道侧部。
所述的防雨锥形采样头和不锈钢采样管道的上半部分设在在线监测系统站房 的屋顶上,不锈钢采样管道的下半部分设在在线监测系统站房内。
所述的防雨锥形采样头经不锈钢缆固定在在线监测系统站房的屋顶上。
所述的不锈钢采样管道的下半部分上连接有校准气体进样口及气体分析仪接口,接口数量具有可扩展性。
所述的加热机构包括绝缘加热电缆线、外部保护层和过热切断装置,所述的绝缘加热电缆线套设在下半部分不锈钢采样管道外侧,所述的外部保护层设在绝缘加热电缆线外侧,所述的过热切断装置设在绝缘加热电缆线上部的一侧。
所述的固定机构为固定法兰,该固定法兰设有两个,分别设在屋顶上的不锈钢采样管道上及采样装置底部的底座上。
所述的底座具有可调节性,能够自由调节高度。
所述的动力机构为真空泵,经真空软管与法兰式转接管连接。
所述的法兰式转接管的顶部与不锈钢采样管道的底部连接,法兰式转接管的底部与可调节底座的顶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功能完善:该采样装置具有采样(供给常规和特征污染因子分析仪恒温的环境气体样品,保证样品的一致性)、校准(供给分析仪器的标准气体样品,便于仪器自检和定期考核仪器)和反冲洗(具有管道自清洗功能,避免样品的交叉干扰,同时便于管道维护)三种功能;
(2)可扩展性好:分析仪的接口数量,基础配置为6个,但可根据系统的配置,进行自行扩展。配置了可调节底座,便于不同站房条件,进行高度调节;
(3)注重细节:设计时考虑到诸多细节,如屋顶和站房地面的固定法兰,均采用加垫片式法兰,采样头采用防雨锥形顶盖同时加装颗粒物过滤网,使系统的密封性更好,安装更便利;
(4)适用范围更广:该操作平台的原料和生产成本都很低,而且各检测检验检疫部门在外出工作中都可以使用,故容易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锥形防雨采样头、2为采样弯管接口、3为屋顶固定法兰,4为不锈钢缆,5为自动监测站房屋顶,6为绝缘加热电缆线,7为校准气体进样口,8为气 体分析仪接口,9为采样管道总控制阀,10为加热电缆线插头,11为法兰式转接管,12为可调节底座,13为连接软管,14为真空泵,15为固定底座的固定法兰,16为自动监测站房地面,17为过热切断装置、18为不锈钢采样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金山区环境保护研究所,未经上海市金山区环境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64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