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遮阳帘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6226.4 | 申请日: | 2010-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1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名;马芳武;刘强;王海林;陈世荣;宋百忠;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20 | 分类号: | B60J1/20;E06B9/4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遮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内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遮阳帘。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光线进入车内,通常在车窗上安装窗帘或遮阳帘,在中国专利号为ZL98218772.6,名称为“汽车遮阳帘”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遮阳帘,由于它不能够自动转起,故收起不方便,当其用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处时,如果用户需要行车时取下,停车时挂起,则用本专利产品则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收起的用在汽车前部的汽车遮阳帘,解决了现有遮阳帘安装在汽车前部挡风玻璃处时使用不便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汽车遮阳帘,包括帘布,所述帘布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框的上部,所述帘布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下部的自动转动结构上。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处安装一块帘布,要用时将帘布的上端可拆卸地连接在前挡风玻璃框的上部,如顶棚处,不用时将帘布的上端从顶棚上脱开,帘布在自动转动结构的作用下被转起来并存放在前挡风玻璃框的下部不影响视线的位置,帘布上端可以采取通过挂环、挂钩等结构挂接在顶棚上的连接方式,或通过设计按扣、卡扣、卡接槽等进行卡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或通体磁铁进行吸合的方式进行连接都可以,自动转动结构可设计为机械式驱动转动或电动式驱动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转动结构包括转轴、固定转轴的固定座、弹簧,所述帘布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弹簧一端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转轴上。将固定座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框的下端位置,当将帘布上端向上拉起去挂起帘布时,帘布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弹簧变形,使弹簧储存能量,当帘布的上端从顶棚上脱开时,由于弹簧的作用,弹簧释放能量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将帘布转在转轴上。
作为另一优选,所述自动转动结构包括转轴,驱动所述转轴的马达,控制所述马达的控制装置,所述帘布的下端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挂起帘布时,人工拉帘布的上端并将其挂在顶棚上,收起帘布时,将帘布上端脱开,启动马达控制装置去时使马达启动,马达带动转轴转动,将帘布转起在转轴上。
作为优选,所述马达为直流马达。可直接用汽车蓄电池作为马达的电源,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帘布的上端设有挂接件,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两个串联在一起的开关,所述开关一个安装在所述挂接件上,所述开关的另一个安装在所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框的下部。此两个开关为常闭开关,当帘布完全转起时,帘布的上端刚好碰到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框的下部的那个开关(以下简称为下部开关),使此开关断开马达停止转动,当人工拉住挂接件向上拉起帘布时和将挂接件挂在顶棚的对应部位时,由于挂接件受力,使安装在其上的开关断开,马达不会转动,当挂接件从顶棚上脱开后并且不用力拉挂接件时,安装在挂接件上的开关闭合,此时由于帘布的上端也没有挤压到下部开关,下部开关也是闭合的,马达电源接通,马达启动并带动转轴将帘布转起,下部开关安装在仪表板或其它部位都可以,只要当帘布转起时,下部开关能断开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上设有套筒,所述套筒上设有供所述帘布通过的开口。使不用时帘布内藏于套筒内,帘布不易脏污,同时将帘布的上端设计得比开口大,使帘布转起时上端刚好卡在此开口内不能进入套筒内,便于下次挂起帘布时找到帘布的上端及使帘布转起时帘布是紧裹在转轴上的。
作为优选,所述自动转动结构位于汽车仪表板内。当帘布收起时,内藏在仪表板内,使驾驶舱显得简洁。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前挡风玻璃处设置遮阳帘,当汽车不行驶时,将遮阳帘挂起,能挡住阳光照射到车内,使车内保持清凉,提高了乘员的舒适性,同时对于使用空调系统的车,还能够启到降低能耗的作用,通过在帘布上连接自动转动装置,使帘布转起方便、省力,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控制装置的电路图。
图4为图2去除掉仪表板和前挡风玻璃框、顶棚等部件且帘布处于转起状态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6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