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控内孔端面一体加工机床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5480.2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0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卢新超;丁海善;张志涛;马喜阳;姚明朝;郑晓明;李晓锋;贺文军;梁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格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7/16 | 分类号: | B24B7/16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端面 一体 加工 机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磨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控内孔端面一体加工机床。
【背景技术】
公知的,现有的磨床通常仅有一个磨头,当需要加工空心圆柱体零件两端的内孔或端面时,先用磨床的工件夹具装夹好空心圆柱体零件,使零件的一端对应磨头,在用磨头加工好空心圆柱体零件该端的内孔或端面后,需要将零件取下并水平调转180度后重新装夹,才能加工零件另一端的内孔或端面;由于加工零件两端需要进行两次装夹,因此很难保证加工的零件在两次装夹后保持同一轴度,从而极大的影响了零件的加工精度;目前,为了提高被加工零件的精度,一些企业采用将磨床的工件夹具底座改为可水平转动的转台,这样在加工完零件一端的内孔或端面后,只需将转台旋转180度,即能够在不重新装夹的情况下,加工零件另一端的内孔或端面;然而,这种方法虽然节省了人力,不再需要重新装夹就能够加工零件的两端,但却仍然不能有效的提高零件的精度,因为转台自身就存在有精度误差,所以依然不能有效的保证加工零件在旋转后,其两端能够保持在同一轴度被加工;由于磨床中的工件夹具难以准确的调整至高精度,因而加工后的零件精度就不能准确把握,从而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加工后的零件精度误差大,加工效率低及生产成本高等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内孔端面一体加工机床,所述的机床极大的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加工效率,相应降低了对操作者技术水平的要求,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控内孔端面一体加工机床,所述的机床包含床身、工件夹具和两套独立的进给装置;所述的床身上部面中部安装工件夹具,床身上部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套具有数字化控制系统的独立的进给装置。
所述的数控内孔端面一体加工机床,所述的进给装置包含滑台底座、横向导轨、横向电机、横向拖板、纵向导轨、纵向电机和纵向拖板;所述的滑台底座固定安装在床身上部面的一侧,滑台底座上部固定安装横向导轨;所述的横向导轨内滑动安装由横向电机驱动的横向拖板;所述的横向拖板上部面固定安装纵向导轨;所述的纵向导轨内滑动安装由纵向电机驱动的纵向拖板;所述的纵向拖板上部面安装有切削刀具或砂轮轴。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数控内孔端面一体加工机床,所述的机床由于采用两套进给装置同时对工件夹具中的被加工零件进行加工,因而极大的降低了对工件夹具的精度要求,不但避免了在加工过程中调换零件两端位置的操作,同时也相应降低了对磨床操作者技术水平的要求,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加工效率,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床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机床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中:1、床身;2、工件夹具;3、进给装置;4、滑台底座;5、横向导轨;6、横向电机;7、横向拖板;8、纵向导轨;9、纵向电机;10、纵向拖板;11、切削刀具;12、砂轮轴;1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格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洛阳格特数控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5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