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睡袋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654987.6 | 申请日: | 2010-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6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邬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邬灵辉 |
| 主分类号: | A47G9/08 | 分类号: | A47G9/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睡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睡袋,加大后大人也能适用。
背景技术
目前儿童因翻身、被受凉者很多,现有的睡袋,适宜不能翻身的婴儿,或特别安静不用翻身的儿童,最新如睡袍,上身有袖或无袖手能伸出能自由运动手臂,底部较大或袋底敞开的,腿脚能自由运动的睡袋,目前较多适应儿童需要翻身、蹬腿的特点,因而较受市场欢迎。但用这种睡袋,上面仍需要盖被子、毯子以保护手脚不致受凉,且孩子入睡后身体会因翻身、蹬腿,发生平移,以头为圆心的旋转,以身体为轴线的旋转,所以,对于活动性较大的孩子,上述新式睡袋也仅仅是减少了受凉的次数,减轻了受凉的程度。对于体质好的孩子尚能应付,对于体质差、易受凉感冒的孩子,不能根本上杜绝受凉的发生,于是有的家长只好整夜开暖气,或不时醒来帮孩子拉被子,既费力又费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袋,无论儿童和大人均可在睡袋内自由翻身、防钻出,蹬被也不易受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睡袋,是由上片、下片通过拉链连接而成,在上片头部侧的上片边上有U形缺口供人睡觉时把头放入其中的睡袋,在相当于人平卧放头在U形缺口处时的肩部上方位置,在下片正面,左右对称各缝有一条松紧带B1、B2,其端头装有纽扣或系绳;在上片对应位置左右对称置有扣眼B1’、B2’,或者在上片反面相同位置有系绳、粘贴带。在睡袋上片反面,在U形缺口两侧横向上,在睡袋两侧边及脚底部的拉链靠内侧,置有一圈内装有保暖材料的长条被体,该长条被体的宽度要满足当翻身时被体拱起状态 下,长条被体仍能下垂至下片,使之能与上下片围合成一个封闭的柔性内腔。在睡袋下片反面中部,左右对称,各缝有一条坚牢的布条,在布条的两端头,置有孔眼或绳头。
本实用新型的睡袋是由上片、下片通过拉链连接而成。从外周尺寸看上部稍宽。上片有U型缺口,人入睡时就把头放在缺口里,它两侧相当于肩部位置制有两个扣眼,在下片对应位置上缝有两条宽松紧带,其端头有两粒钮扣,当上下两片用双头拉链链合,再把下片松紧带端头钮扣扣入上片对应的扣眼,人入睡时就既不妨碍翻身、蹬被时不会蹬脱胸口处的被子,也不会斜着或正着钻出睡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睡袋上下片右侧边部分链合再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链合好后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使用的钢架示意图。
图中,
1、U型缺口;2、松紧带B1、B2;3、扣眼B1’、B2’;4、长条被体;5、布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睡袋是由上片、下片通过拉链连接而成。从外周尺寸看上部稍宽。上片有U型缺口1,人入睡时就把头放在缺口里,它两侧相当于肩部位置制有两个扣眼,在下片对应位置上缝有两条宽松紧带,其端头有两粒钮扣,当上下两片用双头拉链链合,再把下片松紧带端头钮扣扣入上片对应的扣眼,人入睡时就既不妨碍翻身、蹬被时不会蹬脱胸口处的被子,也不会斜着或正着钻出睡袋。
另外,如图1,在上片内表面,环绕四周一圈拉链,稍向里侧,用拉链 装上较小的一圈内有保暖材料的长条被体4,它有相应的宽度,当上片覆盖在下片上,无论翻身已否,平卧侧卧,长条被体4均垂下在下片上,形成一环绕人休能遮挡拉链处透风的保温环,并使睡袋内腔变小更贴身,暖和;同时使手、脚有向四周伸展的一定的空间,且仍在睡袋内不会受凉。当气温较高时,就卸下该长条被体。
最后,在睡袋下片的反面,如图1的PoQo、CoEo两线段处,缝有两条较坚牢的布条5。在布条端头Po、Qo、Co、Eo处制有孔眼或绳头,可穿绳子从下片下面把睡袋固定在床上,如图2,呈斜向外对称系紧四根绳子。固定住下片中部梯形PoCoEoQo部分,使睡袋不致因翻身而倾覆,Po、Co选择在人平卧、头放在U型缺口里,手贴腿状态下的肘关节位置附近,就不会妨碍翻身。
实施例2:睡袋结构与例1完全相同,只是固定方式不同:预先制成一不锈钢架Po’HICo’,如图3,Po’、Co’间距离等于图1、2中的Po、Co间距离,Po’与H之间的距离等于图1、2中的Po、Co到睡袋下片上底边的距离,Po’、Co’处有孔眼。有的床头很少能找到可以系绳的地方。本实施例2将上述不锈钢架放在睡袋下片的下面,使Po’、Co’两端系在Po、Co处的孔眼上,将架上钢丝HI段与下片RS边中间部分捆在一下,或用粘贴布粘牢,再从弯角H、I处与下片反面Qo、Eo两点处拴绳子,呈斜向外,对称系紧在床两头。当孩子蹬被力量较大时,可把上片U形缺口的端点U1与V1用弹力很强的松紧带分别系在HI钢丝的对应位置上,以对抗孩子的蹬力,并使颈脖处被子向下偏移小且能自动复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邬灵辉,未经邬灵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49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压力锅密封胶圈
- 下一篇:一种爬爬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