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摔体温计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654110.7 | 申请日: | 2010-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35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丁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楠 |
| 主分类号: | G01K5/22 | 分类号: | G01K5/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温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体温计,尤其是一种防摔体温计。
背景技术
体温计又称“医用温度计”,它是一种最高温度计,可以记录这温度计所曾测定的最高温度,其工作物质是水银。它的液泡容积比上面细管的容积大得多。液泡里的水银受到体温的影响,体积膨胀使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体温度的变化一般在35℃到42℃之间,所以体温计的刻度通常是35℃到42℃,而且每度的范围又分成10份,因此体温计可精确到0.1度。体温计的下端靠近液泡处的管颈是一个很狭窄的曲颈,在测体温时液泡内的水银受热体积膨胀,水银可由颈部分上升到管内某位置;当与体温达到热平衡时,水银柱恒定。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外界气温较低,水银遇冷体积收缩,就在狭窄的曲颈部分断开,使已升入管内的部分水银退不回来,仍保持水银柱与人体接触时所达到的高度。
用后的体温计应“回表”,即拿着体温计的上部用力往下猛甩,可使已升入管内的水银重新回到液泡里才可继续使用。其他温度计绝对不能甩动,这是体温计与其他液体温度计的一个主要区别。但是体温计的表面较光滑,甩动过程中经常发生体温计脱手的情况,导致体温计摔坏,液泡内的水银挥发引起污染,甚至中毒。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体温计甩动“回表”过程中易脱手,导致水银挥发造成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摔体温计,它在手持部分设有防滑纹,并可通过相匹配的套帽将体温计粘到衣服上,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摔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它由体温计1、套帽5构成;
所述的体温计1包括液泡3、外管及设于其内的细管2,液泡3内装水银,其曲颈部分与细管2连通,外管与细管2相对应处设有温度刻度,靠近顶端手持部分设有防滑纹4;
所述的套帽5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内径较外管直径稍小,外管插入其中固定,可分离;套帽5上端固定由粘衣扣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外管手持部分设有防滑纹,防止体温计甩动“回表”时脱手摔坏导致液泡内水银挥发而引起污染;同时可通过套帽及粘衣扣将体温计粘在衣服上,给体温计的使用带来方便,使用群体广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体温计、2-细管、3-液泡、4-防滑纹、5-套帽、6-粘衣扣。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防摔体温计,其特征在于:它由体温计1、套帽5构成;体温计1包括液泡3、外管及设于其内的细管2,液泡3内装水银,其曲颈部分与细管2连通,液泡3内水银受热可进入细管2内;外管与细管2相对应处设有温度刻度,可根据细管2内水银温度读出相应温度;外管靠近顶端手持部分设有防滑纹4,防止体温计1甩动“回表”过程中脱手;套帽5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内径较外管直径稍小,外管插入其中固定,可分离;套帽5上端固定由粘衣扣6,可将整体沾到衣服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体温计1外管上端插入套帽5内固定,再将整体通过粘衣扣6沾到衣服上并紧贴衣内皮肤即可测量体温;取出后根据细管2内水银柱长度读出相应体温值,记录后对体温计1进行“回表”,即手持外管防滑纹4处,甩动体温计1将细管2内水银甩入液泡3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楠,未经丁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4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电位温度实时检测装置
- 下一篇:顶装式石英玻璃管液位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