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斗状截流井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3544.5 | 申请日: | 2010-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627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07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中;陈兴和;陈坚;凌素芳;易小勇;陈骁;陶明清;吴春笃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11/00 |
代理公司: | 镇江京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107 | 代理人: | 夏哲华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斗 截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领域溢流式污水截流井,尤其涉及一种由液体自旋控制截流量的漏斗状截流井。
背景技术
在现有城市污水排放体系中,通常存在三种污水管网情况,合流制污水管网,分流制污水管网和混流制污水管网,新兴城市一般采用分流制污水管网,老城市或老城区依旧沿用合流制污水管网。在旱流时,合流制污水管网的污水全部进入污水处理厂,但下雨时,由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有限,有一部分合流污水必将排入水体,从而影响水体环境。现在常用的截流井有三种形式:跳跃式截流井,堰式截流井和槽式截流井。跳跃式截流井和槽式截流井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当瞬时来水量较大时,就可能出现溢流,截住污水流的效果很不理想。虽然堰式截流井能克服这一缺点,但当下雨时雨量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时,堰式截流井的截污效果比较差,它会将前期污染物较大的雨水与后期污染物较小的雨水混合后溢流到水体,随着水位的升高,压强增大,稀释后的雨污混合水会更多地进入截流管,从而进一步稀释污水处理厂的储水池的污水,由于处理能力有限,多余部分未经处理就排入水体,留在污水处理厂储水池的污水被稀释,污染物含量下降,处理时还要额外加碳,增加了处理成本,没有起到最大限度的截污作用。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世界各国、各地政府对城乡雨污合流管道的截污、分流及改造力度不断加大。要实现雨污合流管道的理想截污,就必须对现有截流井的结构进行合理的改造,以实现截流流域最大限度截留污染物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公开一种结构合理,能很好地实现等截留量的结构新颖的截流井。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漏斗状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定容积的、外形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井体,井体壁上有雨污混合水流进口即合流管,截流污水的截流管和溢流管;其特征在于与截流管相连接的漏斗。
漏斗是一倒锥,轴线铅垂,漏斗口被一斜切平面截去上部,切口呈现椭圆状,漏斗位于合流管下方,漏斗口的一侧与合流管相切,漏斗中空,下有出水口, 出水口与截流管相连接,漏斗连接在井体上。
当旱流或雨量较小时,合流管内流量较小,流速较小,雨污混合水全部流入截流管。当雨量较大时,合流管内流量较大,流速较大,雨污混合水从漏斗的切线方向快速冲入漏斗,形成涡旋,涡旋超出漏斗口部分自动溢出,流速越快,流量越大,溢出部分越多,从而自动控制流入截流管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解决了在现有污水处理厂处理、储存能力和截流井、管网储存能力的不变的情况下,减少稀释后的雨污混合水过多地进入截流管,从而进一步稀释污水处理厂的储水池的污水问题,实现截流流域污染物截流的最大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一种漏斗状截流井,包括,内部中空、且具有一定容积的、外形为正方体或长方体的井体1,井体壁上有雨污混合水流进口即合流管2,截流污水的截流管3和溢流管4;其特征在于与截流管3相连接的漏斗5。
漏斗5是一倒锥,轴线铅垂,漏斗口被一假想的斜切平面截去上部,切口呈现椭圆状,漏斗5位于合流管2下方,漏斗口的一侧与合流管2相切,漏斗5中空,下有出水口, 出水口与截流管3相连接,漏斗5连接在井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未经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35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冷管路
- 下一篇:新型厌氧沼气池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