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容量锂电池组充电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3253.6 | 申请日: | 2010-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7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童云;李学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赛迪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H02J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容量 锂电池 充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容量锂电池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无污染、重量轻、自放电小的电池,因此迅速成为实际应用尤其是动力应用中储能元件的首选对象。由于单节锂电池的工作电压一般在3.2V---3.7V之间,实际应用中需要将多只单体锂电池串联起来,以提高工作电压。但基于锂电池的生产工艺、电池材料、充电方法等原因,使锂电池单体之间存在容量、电压、内阻及自放电率等不一致,即使在同一批次的电池中也会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差异会导致过电压充电的危险,使充电电压高的单节电池内部温度升高,加速电池电解液分解而产生气体,恶性循环,内压上升,锂电池组外壳有产生破裂的危险;对充电不足的锂电池导致过度放电的危险,电解液分解,电池性能下降,严重影响使用寿命,所以对串接锂电池组的充电过程均需进行充放电均衡管理保护,对每节电池的充电电压、放电电压必须严格监测控制。目前,锂电池组均衡充电方法主要有:被动均衡和主动均衡。被动均衡主要是在充电过程中通过均衡电阻给电压高的单体电池放电,使整组电池的电压达到一致。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浪费能源,且由于放电电流的限制,不适合于大容量的锂电池组。主动均衡方法有电感和电容两种方式,都存在电量传递效率低和电路复杂的问题。
综上所述,目前大容量的锂电池组充电电路存在着能源浪费、电量传递效率低、需要对单体电池进行均衡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节省能源、电量传递效率高、不需要对单体电池进行均衡的大容量锂电池组充电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AC/DC充电模块,所述AC/DC充电模块的交流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AC/DC充电模块的直流输出端与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单体锂电池连接,所述AC/DC充电模块的数量为对应于或者大于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单体锂电池的数量,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充电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AC/DC充电模块及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各单体锂电池电连接。
所述AC/DC充电模块包括整流模块、高频变换器、调宽方波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脉宽调调制电路、比较器、取样电路、振荡器、基准电压电路、D/A电路、CPU、通讯电路,所述整流模块、高频变换器、调宽方波整流滤波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整流模块与市电连接,所述调宽方波整流滤波电路与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各单体锂电池对应连接,所述脉宽调调制电路与所述比较器、振荡器、高频变换器电连接,所述比较器与所述取样电路、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所述取样电路与所述调宽方波整流滤波电路电连接,所述D/A电路连接所述CPU和基准电压电路,所述CPU连接所述高频变换器、述脉宽调调制电路和通讯电路,所述通讯电路与所述AC/DC充电模块电信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AC/DC充电模块,所述AC/DC充电模块的交流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AC/DC充电模块的直流输出端与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单体锂电池连接,所述AC/DC充电模块的数量为对应于或者大于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单体锂电池的数量,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充电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AC/DC充电模块及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各单体锂电池电连接,所以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省能源、电量传递效率高、不需要对单体电池进行均衡的大容量锂电池组充电电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电模块与单体电池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电模块与控制电路连接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AC/DC充电模块1,所述AC/DC充电模块1的交流输入端与市电连接,所述AC/DC充电模块1的直流输出端与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单体锂电池连接,所述AC/DC充电模块1的数量为对应于或者大于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单体锂电池的数量,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充电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2,所述控制电路2与所述AC/DC充电模块1及所述大容量锂电池组中的各单体锂电池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赛迪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珠海赛迪生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32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感测与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多路控制多充电插口的电动汽车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