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辊道辊颈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020652969.4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85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9/00 | 分类号: | F27D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张爱云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辊道辊颈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辊道辊颈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中厚板热轧及热处理线上,板坯或钢板绝大部分是采用辊道进行运输的。在板坯或钢板运输过程中,加热炉出口区域、轧机区域到冷床入口区域,板坯或钢板温度都较高,热辐射很强。所述板坯或钢板在辊道上运输时,若冷却不好就可能使辊子装配温升过快,特别会影响到密封件和轴承的正常运转,从而导致辊道使用寿命降低。
辊道现有冷却方式有3种型式:轴承座冷却、辊身冷却和辊颈冷却。
其中现有的辊颈冷却方式为辊颈通过轴承设置在轴承座上,在辊颈上靠轴承的一侧设有防止冷却水浸入轴承的密封件,目前,辊颈冷却采用对辊颈处直接喷水冷却的方式,该冷却方式冷却效果较好,但冷却水会溅洒到钢板上,从而会影响到有特殊要求钢板如热处理线出炉钢板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避免冷却水洒溅到钢板上的辊道辊颈冷却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辊道辊颈冷却结构,包括辊颈和轴承座,所述辊颈和轴承座通过轴承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辊颈上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为密封结构。
上述冷却装置包括一个密封腔,所述密封腔内设有防止冷却水泄漏的密封件。
上述密封腔由透盖和侧板组成,所述透盖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上述进水口设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喷头座设置在上述透盖上。
上述冷却装置设置在轴承座与辊身之间。
上述轴承座与辊颈接触处设有防止冷却水浸入轴承的密封件。
上述透盖的后端与上述轴承座连接,前端通过上述侧板与辊颈连接,所述透盖的前端设置密封件,上述轴承座上设有同时防止冷却水泄漏和浸入轴承的密封件。
冷却水通过进水口流入密封腔对辊颈进行冷却,在喷头处被辊颈阻断,形成两个流向,组合环绕一周后,通过出水口排出,排出的冷却水可直接排入铁皮沟里,也可采用内冷方式,通过出水口接回,让冷却水反复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辊身和轴承座之间设置密封的冷却装置对辊道辊颈进行冷却,不仅可以杜绝冷却水洒溅到钢板上,同时可以保证辊颈被充分冷却,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延长设备寿命,并具有结构紧凑,不多占用空间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 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种辊道辊颈冷却结构,包括辊颈10和轴承座2,辊颈10和轴承座2通过轴承1连接,辊颈10上设有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包括一个密封腔11,密封腔11设置在轴承座2与辊身12之间;密封腔11由透盖4和两侧的侧板5组成,透盖4上设有进水口8和出水口9,进水口8设有喷头7,喷头7通过喷头座6设置在透盖4上;透盖4的后端与轴承座2连接,前端通过侧板5与辊颈10连接,透盖4的前端设有防止冷却水泄漏的密封件3,轴承座2两端分别设有防止冷却水浸入轴承1的密封件3-1和同时防止冷却水泄漏和浸入轴承1的密封件3-2。
冷却水通过进水口8流入密封腔11对辊颈10进行冷却,在喷头7处被辊颈10阻断,形成两个流向,组合环绕一周后,通过出水口9排出,排出的冷却水可直接排入铁皮沟里,也可采用内冷方式,通过出水口9接回,让冷却水反复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296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阳极保护酸冷却器中的新型折流板
- 下一篇:一种双门双台车热处理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