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式防水透气膜无效
申请号: | 201020652827.8 | 申请日: | 2010-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72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球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永球 |
主分类号: | B32B3/24 | 分类号: | B32B3/24;B32B5/24;B32B2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海燕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防水 透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材料。
背景技术
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常见防水透气膜结构示意图。该防水透气膜由位于外表面的外层1以及里层2组成,其中外层1为基材层,里层2附着于基材层表面,并且里层2为功能材料层,采用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材料制成。另外如附图2所示为另外一种防水透气膜结构示意图,该膜由三层组成,除包括如附图1中所述基材层以及功能材料层之外,在功能材料层的另一表面附着有基材层。
但是,上述两种防水透气膜由于基材层位于功能层表面,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是基材层与水接触,在基材层会吸附大量的水份,这些水份会堵塞功能材料层的微孔,从而使功能材料层丧失透气功能,影响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效果好、功能稳定新式防水透气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新式防水透气膜,包括位于外表面的外层以及里层,所述的外层为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功能材料层,所述的里层为基材层,功能材料层附着于基材层表面。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功能材料层为分别位于基材层两表面的两层,由此组成三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完全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基材层吸附水份而导致功能材料层微孔被堵塞而使整个防水透气膜失去其功效的缺点,将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功能材料层设置于基材层表面,使用时首先是功能材料层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表面的防水透气层能充分发生作用防止水进入基材层,而保证整个防水透气层能持续发生作用确保其功能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防水透气膜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防水透气膜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防水透气膜主要由两层组成:作为里层的基材层2以及附着于基材层2上作为外层的功能材料层1,为单向防水透气膜。使用时功能材料层1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用于阻挡水等液体透过整个防水透气膜。本方案中,基材层2可采用现有常规面料,如布料、无纺布、芳纶、涤纶等,而功能材料层1则为具有透气微孔而可阻挡水分子透过的材料,如TPU(Thermoplastic Urethane,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膜、eptfe(膨体聚四氟乙烯)膜、PP膜等,附着于基材层2上,该类材料也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实施例二:如附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中方案相比,本实施例揭示的防水透气膜为双向防水透气膜,除具有实施例一中的基材层2以及功能材料层1之外,在基材层2的另一表面还增设了功能材料层1,从而形成三层结构,保证无论基材层1哪一表面与水或其他液体接触均不会使水附着与基材层2上,确保两功能材料层1性能的稳定。
以上两实施例通过将具有防水透气功能的功能材料层1设置于基材层2表面,防止水或其他液体直接与基材层2接触使功能材料层1失效,提高了整个防水透气膜的性能稳定,增加了防水透气膜的适用环境,也增加了防水透气膜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永球,未经王永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652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数据压缩测试电路的半导体存储装置
- 下一篇:无线链路失败原因的区分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